【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多項工程完工 高架橋負重荷載測試全達標
內地傳媒早前報道,港珠澳大橋預料今年5月或6月通車,香港路政署今日(20日)公布香港接線約9.4公里長的高架橋、1公里長的觀景山隧道,及沿機場東岸1.6公里長地面道路的路面鋪裝及道路設施已完工。當中香港接線高架橋段亦完成負重荷載測試,19座橋樑共230座橋跨,全部符合設計承載能力的要求。
路政署指,餘下正在進行的工程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及監察系統的最後安裝及測試,和其他配套設施的收尾工作。
路政署形容在建造香港接線及觀景山隧道均面對各種不同挑戰性,其中香港接線在赤鱲角機場建造,當中高架橋段需採用跨式吊機,在嚴謹淨空限制的情況下,建造長達180米的大跨度橋樑,以跨越大嶼山北岸,避免觸及極具保育價值的沙螺灣古跡遺址一帶的陸地。
同時,工程使用大量大型預製件,包括海上混凝土樁帽殼及在本港首次使用的預應力橋墩預製件,以減少在海上現場進行混凝土澆築工序對環境帶來的影響。而高架橋段的負重荷載測試從去年10月中開始,測試全部19座橋樑共230座橋跨,分析結果顯示接線的橋樑全部符合設計承載能力的要求。
路政署署長鍾錦華於本月11日親臨工地,見證最後一座橋跨上的負重荷載測試,並聽取測試人員匯報 。據測試人員解釋,他們以共重380噸的載重卡車組(包括一輛荷載共重約200噸的重型拖車及排卡,及六輛各荷載重約30噸的卡車),停放於每一座橋跨上,量度橋樑在受重情況下所產生的垂直位移數據,以計算橋樑是否全部符合設計承載能力的要求。
觀景山隧道在機場快綫下方施工增難度
至於觀景山隧道的建造工程,觀景山隧道由兩條約1公里長的管道並排組成,走線穿越觀景山、機場路及機場快綫之下,再通過新填海區連接地面道路。隧道建造採用四種不同的建造方法來解決不同的技術困難,當中包括穿越觀景山山體段用鑽爆方式開挖、機場路段用暗挖方式施工、機場快綫段以箱涵頂進方式將大型隧道預製件推進機場快綫下方、及在填海區段採用明挖方式開挖建造。
路政署表示,由於要穿越運作中的機場快綫的下方,工程團隊採用了全港首次使用的箱涵頂進方法,以電腦系統控制多組大型液壓千斤頂同步推進大型隧道預製件至機場快綫的下方,建造兩條大型行車隧道管道,並在施工期間維持機場快綫正常及安全的運作,形容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