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長馬斐森下周離港 一文回看在任3年10個月的「前世今生」
港大校長馬斐森提早於本月底卸任,並將於下周二(23日)離港,昨(17日)獲校方舉行歡送派對道別。這位相隔41年後空降港大的非華裔校長,屬當年唯一遴選人,惟不獲港大師生「祝褔」,未上任已罕有地遭校內多位重量級教授及學者公開發炮,盧寵茂更以「三無」論狠批馬斐森,質疑他「未夠班」掌舵港大,難擔大旗,最後馬斐森在一片爭議聲中上任。
馬斐森3年10個月的港大校長「快閃」生涯,毫不輕鬆,經歷近年最大型的雨傘社運、任內亦手執校委會任命副校長爭議的燙手山芋,成為校委成員及學生們的「磨心」,最終兩邊不討好。
去年2月,馬斐森宣佈辭任,跳槽英國愛丁堡大學擔任校長。馬斐森任期剩餘不足一星期,《香港01》帶你回顧他的校長生涯。
馬斐森與香港大學的合約原定在2019年結束,他早前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指,提早離職的部份原因是其任期踏入第4年時,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仍然未與他談續約,同時愛丁堡大學向他招手,最終決定離開港大。
馬斐森是接替徐立之的唯一候選人
馬斐森成為港大校長前,原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科及牙科學院擔任院長,其後遭港大挖角,以接替因「8.18」事件受壓、宣佈放棄續約的前任校長徐立之。港大當時共花兩年時間物色接班人,馬斐森是當時獲遴選委員會推薦的唯一候選人。
免疫系統腎病研究專家遭質疑學術成就
不過,馬斐森雖屬免疫系統腎病研究專家,其學術成就及洋人背景,卻遭非議,外界更常將他與徐立之比較,認為其學術成就較遜色。其中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更於馬斐森就任前、首次與港大教職員會面前夕,撰文「發功」力數其不是,認為他經驗不足,對香港、中國和亞洲區的經驗近乎零;又質疑他對申請港大校長職位欠缺誠意。
港大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以及港大外科學系系主任、時任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盧寵茂,亦相繼開腔加入戰團,前者認為,馬斐森是不錯的行政人員,但要當港大校長「爭一大截」;後者當時尚未成為校委會成員,則嚴詞評擊馬的外藉身分,存有「無知、無能、無心」三大隱憂,他更批評馬「非為港大放眼世界,只為一己尋覓各洲」。
吳康民曾批馬斐森為「二流大學」院長
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亦撰文指港大遴選校長有「心魔」,害怕新校長被指「染紅」,結果選出一家英國「二流大學」院長,質疑遴選委員會是出於政治考慮。
不過,馬斐森當時獲同屬醫科出身的中大校長沈祖堯力撐,指已認識馬斐森10 年,評價對方是腎科權威,學術成就不錯。
上任不足半年遇上佔領運動
然而上任後,風波不斷,馬斐森亦忙於「拆彈」;他於2014年4月履新,未夠半年即遇上佔領運動,各大校長的表態成社會焦點;其後港大又發生副校長委任風波,馬斐森成為學生與校委會的磨心,他事後曾於訪問中如此回顧:「明顯地在我首兩年任期,也是香港困難的兩年,希望兩者不是直接相關……這是複雜工作及複雜處境。」
未能成功推薦陳文敏 引發「等埋副校」事件
至後來,港大爆出副校長任命風波,港大校委會於2015年以「等埋首席副校長」上任為由,先後兩次擱置處理副校長(學術及人事資源)推薦人陳文敏的任命討論,外間揣測當中牽涉政治干預,引發學生不滿,遂於2015年7月28日,首度發起圍堵校委會會議行動。校委會最終於同年9月,以12比8「拍板」,否決對陳文敏的委任。
陳文敏是港大法律學院教授,亦是法律學院前院長,他於2014年底獲馬斐森牽頭、擔任主席的副校長物色委員會推薦,成為唯一候選人,馬斐森多次力排眾議,阻止校委會擱置副校長任命討論不果,他於校委會作表決前接受路透社訪問,直指副校長任命是有人在背後策劃(orchestrated),他的電郵更一度被黑客入侵,部分內容被親中媒體公開。他不排除事件受中央在背後施壓,聲言會繼續捍衞學術自由。
隨著校委會否決任命,爭議愈演愈烈,校委會會議錄音相繼流出、而「梁粉」李國章獲任命入主港大校委會,成為主席,亦令事件升溫,2016年1月26日,終爆發第2次學生圍堵行動,並以港大前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為首牽頭,多名校委會委員盧寵茂、紀文鳳報稱跌倒,李國章則形容學生行為如同「吸毒」。
馬斐森曾形容學生圍堵行動為「暴民政治」
馬斐森事後發電郵責譴責學生圍堵行動,稱不容「暴民政治」,其後更將事件與89年英國希爾斯堡球場人踩人慘劇相提並論,遭公眾抨擊,需急急道歉,同時亦令民心背離,於學生心目中形象「插水」。
馬斐森:能否完成任期非我全權決定
曾表明能否完成校長5年任期「非由我全權決定」的馬斐森,突於去年2月宣佈辭任,緊接將險前往英國,轉任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校長,他強調政治複雜非辭職主因,又呼籲外間勿以政治掛帥。他強調自己一直盡力維護港大最大利益,唯對未能完成整個任期感到可惜,且心情複雜。
他於致函於師生的公告電郵中,回顧在港大所作功績,包括制定10年發展計劃、加強與英美澳多間頂尖大學合作、改善港大深圳醫院的管治及財政情況、籌組出優秀的管理層團隊等,形容各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他指出,最滿意港大能在香港前所未見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提倡並捍衞大學的核心價值,確保師生繼續得以享有言論自由,稱願此能延續下去。
正式離任前捲入港獨爭議
宣佈離任後,馬斐森又捲入港獨爭議,今年9月,10間大學校長發表聯署聲明,表明反對港獨,但馬斐森事後指,加入聯署是為了避免港大孤立。
他又於本月接受傳媒訪問時又指,中聯辦常向他提建議,更指本港所有大學領導層都曾跟中聯辦聯絡。他又透露,決定提早離開,是因遲遲未獲校委會主席李國章邀談續約,也不諱言在港大經歷了困難和黑暗時刻,但最難忘於佔中期間,前往佔領區與學生對話。事實上當時他為學生敢言發聲,亦獲得博得外間掌聲,惜其後形象遭批評不似預期。
現任港大校長馬斐森簡歷如下:
姓名:馬斐森(Peter William Mathieson)
年齡:58歲
港大校長年資:2014年4月1日至本月底 ( 3年10個月/ 原本任期:5年)
過去職銜: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
學歷及科研成就:1983 年倫敦大學畢業,劍橋大學博士,專於免疫系統腎病研究,腎科權威
與香港聯繫:香港醫委會前海外考官、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