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署僅5人護養20萬棵樹 發展局認人手不足
本港過去曾發生大樹倒塌壓死人事件,而去年強颱風「天鴿」襲港,將一棵數層樓高的榕樹「連樹帶盆」吹倒,揭發大樹竟種植於石屎花槽內,過去被揭又有樹木根部以混凝土覆蓋。政府管理樹木手法備受批評,過去5年相關部門就收到8.9萬宗樹木管理的查詢及投訴,不過,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資料,負責護養樹木的人數卻嚴重不足,以建築署為例,僅5人就要處理20萬棵樹木護養,即每人負責4萬棵樹木。
本港由2012-13年至2016-17年的5年間,「1823」電話中心及主要樹木管理部門,共接獲約8.9萬宗有關樹木管理的查詢及投訴,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6-17年收到109宗個案,比2015-16年的47宗激增1.3倍;其次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按年大增1.1倍,而路政署亦按年升逾七成。而即時派員處理的個案為13,180宗,佔整體個案逾一成,一般為塌樹報告。
建築署一人對四萬棵樹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書面回覆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的質詢中,承認主要樹木管理部門的護養樹木人員,在負責護養樹木的數目上嚴重失衡。建築署屬「重災區」,僅5名護養樹木人員,當中園境師、樹藝師、園境師及樹藝師各1人,卻要負責管理20萬棵樹,即每人要負責4萬棵樹木。其次是路政署有63.3萬棵樹木需護養,但只有58人負責,包括8名樹藝師、20名園境師,及每人要護養逾萬棵樹木。而水務署共21人負責護養15.71萬棵樹木,比例達1:7,481。
申訴專員公署早前向有關樹木管理部門提出11項建議,當局稱其中10項正落實,但樹木管理立法一項,將對私人物業管理工作帶來影響,「必須從長計議」,並坦言關鍵問題在於樹木管理從業員不足,已和業界商討合作,增加合資格者數目。
對於早前發生的數目管理失當情況,發展局表示未有樹木被種植於花槽花盆,或被蓋上混凝土的統計數字,但承認該些做法「並不可取」,管理組已頒布指引,要求各部門在適當地方種植合適樹木。
5年移除1.3萬棵台灣相思
此外,本港郊野地區及市區有大量台灣相思樹,發展局表示過去5年間,共移除約1.3萬棵因健康或結構有問題、或受惡劣天氣破壞而有潛質風險的台灣相思,其主要分佈在道路兩旁的斜坡上、公共屋邨、公園及康樂場地和設施內。2016-17年共移除3,179棵台灣相思,較2015-16年移除的2,849棵增加11%。
路政署於2016年推出「斜坡植林優化計劃」,兩年內更替約340棵老化及健康、結構狀況欠佳的台灣相思,開支約500萬元。移除台灣相思後,路政署共栽種約340棵替代樹木,和約10萬棵灌木及地被植物,如大頭茶、楓香、紫杜鵑等,樹苗來源主要為內地華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