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政策分析】居住環境差過臨屋 「劏房兒童」慘被政府遺忘?
最近香港接連發生虐兒悲劇,讓社會再一次關注兒童權利問題。其中旺角劏房小姊弟被發現居住衞生環境惡劣,長期營養不良,更加令公眾搖頭嘆息。其實這些在劏房長大的基層兒童,自幼就在這種極度狹窄、環境差劣的氛圍之下成長,連基本活動空間也欠奉,問題早已存在多年。
適逢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現時劏房戶居住環境惡劣,擔心因此導致病菌滋生,「唔係熱死而係吽死」,並認為改善居住環境是人權。
林的一番話,其實正正反映政府長久以來,都忽視兒童的居住環境不足,無論對他們個人發展以至整個社會的未來,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到底政府何時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何可以加快基層上樓,真正「救救劏房孩子」呢?
臨屋環境差 卻猶勝劏房暗無天日
說起臨時房屋區,或許會勾起部分上一代人的回憶。由戰後開始,政府為安置大量因清拆、災難等因素影響又未能入住公共房屋的居民,劃出空地讓承建商或是自行興建一至兩層的房屋,以低廉租金租予他們入住。
當然,臨屋環境狹窄、衞生差劣一直是個為人詬病的問題,居民私隱度不足、須共用廁所等,引起不少居民不滿。1995年,前港督彭定康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期間,就被居民送上一隻活生生的老鼠抗議,政府其後亦下定決心清拆臨屋區。2001年,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拆卸後,臨屋區也正式寫入歷史,如今已剩下少數的中轉房屋。
然而,諷刺的是,香港現時雖無臨屋,但就以另一種方式重現公眾眼前。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本港去年分間單位的數目由前年的83,300戶,增至91,800戶,顯示劏房「有價有市」,住戶數有增無減。
論條件,其實劏房比臨屋區只有更差。以環境而言,臨屋區起碼有基本的活動空間,有不少「巷仔」讓孩子空閒時到屋外走來走去玩樂,居民之間也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社區;現時的劏房,一般「有齊」過往臨屋區的環境問題,而活動空間比起過往不增反減。
此外,劏房是由私人市場供應,現時劏房戶的人均居住面積約為62.4平方呎,租金佔住戶收入4成以上,有部分甚至超過7成。因此,居民實際上要用更高的價格,租住狹小惡劣的環境。連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去年履新不久,便曾探訪深水埗劏房戶,當日一度哽咽落淚表示,現時劏房戶的條件,比60年代更加嚴峻。
劏房問題折磨兒童 禍害深遠
住屋問題,對一個兒童的影響,可以是全方位的。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過往發表的調查曾指出,9成人認為住屋環境的限制,會影響子女的身心發展。另外,居住環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溫習的空間、上網速度等,間接地阻礙孩子學習。
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兒童權利關注會去年底所作的調查,基層劏房兒童對政府施政的評分僅得25分,但已是「歷年來最高」,顯示基層兒童對政府一直存在很大的不滿。受訪者中,有小四女學生指出因為居住環境太過狹窄,做功課時須長時間彎腰,造成「寒背」問題。母女二人只靠每月4,700元綜援金維生,但租金已佔去3,600元,生活極為拮据。
日後長大難爭取向上流動
房屋從來是兒童政策必不可少部份,以至最基本的一環。居住環境狹窄,無論在肉體上抑或精神上,對兒童都是極大折騰,拖低他們的生活質素,連帶基本的學習機會也受到剝削,最後惡化跨代貧窮問題。
試問下一代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成長,連日常所需都無法應付,又談何長大後改善生活質素、向上流動呢?
「土地價值」不止金錢 莫犧牲兒童未來
當日陳帆探訪劏房戶期間落淚,或許真的是出於關心基層,但客觀事實是半年已過,政府支援劏房戶的措施還是「影都未見」。
公屋建屋量不達標,劏房戶上樓無期;即使是最基本的「暫時止血」措施,如制訂最低人均居住面積、租金管制等,也是聞所未聞。可以說,在可見的將來,都難以看見數十萬基層兒童的處境會有明顯改善。無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稍後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如何「派糖」,這群斗室中生活的孩童,都難以真正受惠。
其實目前最大的問題,從來不是缺地建公屋,只是政府一直死抱高地價政策,堅持「釋放土地價值」,導致很多明明可以建公屋的土地,最後都被發展商投了去,變成一幢幢貴價的豪宅。當日北角邨拆卸後,由於位置臨海,政府將其拱手讓予地產商建私樓,就是明顯例子。
現時私人物業供應穩定,反而公屋供應遠遠落後於需求,政府早就應該調控土地和公營房屋政策,以至背後整套思維,例如騰出更多興建私營房屋的土地建公屋、早日解決粉嶺高球場和丁權問題等,增加公屋土地來源。
政府必須要明白,土地的價值,遠遠不止於賺了多少個億、安撫既得利益階層,而是能否通過妥善運用土地,解決市民最迫切的需要。否則最後錢是賺了,卻苦了千千萬萬個兒童的將來,對社會只能說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