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斥院舍照顧員有18%空缺存誤導 促提升薪酬及改善形象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早前指,護理人手短缺嚴峻,現在院舍服務照顧員有18%空缺,將會提升津助院舍照顧員兩個薪級點,若成效不彰,將會考慮輸入外勞填補空缺。但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指,18%空缺率包括津助安老院舍及康復服務,且尚未計算院舍透過中介公司聘請替假照顧員,批評政府誤導公眾製造人手短缺恐慌,為輸入外勞鋪路。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秘書鄭清發解釋,津助安老院舍及康復服務流失率較低,加上未計算院舍透過中介公司聘請替假照顧員,令政府公布的空缺率較高。工會根據現行工作編制,有5%長期替假員工協助放假員工,且1/4津助安老院舍中,有1/3替假照顧員來自中介公司,認為空缺率有18%存誤導。
鄭清發又指,中介替假照顧員平均薪酬為700元日薪,工會要求起薪點折算日薪為540元,加上強積金供款仍不足600元,質疑機構為逃避強積金及購買勞工保險等僱主責任,才以更高成本透過中介公司聘請替假員工。
85%受訪者反對輸入外勞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考慮為資助安老院舍提供更大彈性輸入照顧員,以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11月向在津助機構工作的會員作問卷調查,回收近150份問卷,約7成受訪者是50歲以上。調查發現,發現85%受訪者反對輸入外勞,擔心輸入外勞會拖延現時薪酬,影響工作機會,亦擔心合作之間問題,長遠影響服務質素。
年資及經驗未在薪酬反映 難吸引新人入行
調查又發現,整筆撥款制度下,現行照顧員薪酬架構定於第3點至第6點之間(即14,140元至17,080元),而受訪者有6成於業內工作7年以上,但薪酬仍停留在約1萬5千元水平,顯示工友年資及經驗不能在薪酬上反映,薪酬欠競爭力,難吸引新人入行。
有近兩成受訪者每周工作60小時或以上
此外,受訪者每周平均工時為50小時,更有約兩成受訪者每周需工作60小時或以上。工會相信,長工時情況難以令新人入行,同時增加工友工傷及勞損風險。
張超雄憂中介替假照顧員服務質素參差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目前院舍照顧員接受「不合理人工、人手比例及工作環境」,同時工作對體力及照顧技巧要求高,但不少津院偏向聘請中介替假照顧員,問題是他們對長者認識較少,難以建立特別關係,只把工作當成工序,照顧質素成疑,認為政府應增加對院舍支援,而非輸入外勞。
工會指,根據《資歷架構安老服務業能力標準說明》,院舍照顧員需要具備不同範疇知識技能,例如長者哽塞處理及長者溝通技巧,故認為照顧員屬人本照顧專業,並非入外界所指厭惡性行業。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建議,將照顧員薪級點定於總薪級第5點至第10點之間,即16,065元至21,880元;照顧員薪酬定於與資歷架構掛勾;由機構提供如進修假期及資助,鼓勵工友持續進修,長遠提升水平及改善形象;以及減低每周工時至44小時。
勞福局指年中調查反映個人照顧員空缺率約18%
勞工及福利局回覆指,為了解受資助福利服務前線照顧員人手情況,社會福利署在今年8月聯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以問卷向69間正提供安老及/或康復服務的受資助非政府機構進行資料搜集。62間機構共營辦606個資助服務單位,於今年7月底,這些機構的個人照顧工作員人手編制約為7 400人,而實際聘用人手約為6 070人,即有約18%的空缺率,有關數字與社聯2016年同類調查所得的17.8%接近。
局方又指,《2017年施政綱領》提出,社署將為資助安老服務單位提供額外資源,以增加個人照顧工作員和家務助理員的薪酬,舉例來說,就津助安老院舍工作的個人照顧工作員而言,社署給予機構的每月薪酬資助額會由現時約17,100元,增加約2,300元至約19,400元,另加強制性公積金資助額(僱主部分)。有關措施亦會涵蓋資助康復服務以及家庭和兒童福利服務單位的類近職位。
此外,《2017年施政綱領》提出,社署會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計劃,全數資助全港所有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主管、保健員和護理員修讀在資歷架構下認可的訓練課程,以改善他們的工作前景及吸引更多人加入安老服務業。 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業界的人手情況,並探討適當的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