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機有火有因:收入不穩有壓力 乘客堅持禁區落車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早前有的士司機在元朗拒載,更拿出鐵通向乘客大聲指罵,事後被警方拘捕。案件昨日(5日)宣判,確診患上迫害妄想症的司機被判進入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接受3個月醫院令。
近年的士司機和乘客不時發生衝突,有自發改良座駕、提供濕紙巾、手機充電等「貼心服務」的車隊司機坦言,行家收入不穩定「點都有壓力」,但就認為最重要是司機乘客互相體諒,避免陷入「惡性循環」,令雙方不歡而散。

司機阿其在座駕上加設不少「貼心」設備,方便乘客。(資料圖片)

司機提供手機充電、濕紙巾博「回頭客」​

的士業界收入不穩定,根據政府近年調查,前線司機每月收入只有約1.5萬元;不少司機為保持穩定收入,每日絞盡腦汁,壓力不少。近年和其他行家組成車隊的的士司機阿其表示,司機工作「有幸運成分」,如當日生意不理想,都要交車租、養家,「點都有壓力」,不過他亦補充指:「無論如何,都不應將情緒發洩在乘客身上」。

他續稱,絕大部分司機和乘客相處都沒有問題,「但就有害群之馬『劏客』、濫收車資,真係唔抵幫,亦有乘客『唔禮貌』,司機情緒一時控制不了,令雙方都陷入惡性循環」,認為最理想是雙方「互諒互讓」,避免不歡而散。他認為,的士司機始終是服務性行業,作為司機要「忍讓」,他亦和身邊行家組成車隊,提升服務質素,在車上提供手機充電、濕紙巾等額外服務,希望累積「回頭客」,「首先要做好自己先」。

「司機都會有情緒」

另外,亦有業界人士認為,沉不住氣指罵乘客的司機並非主流,希望各方都可互相體諒,「大事化小」。新興台的士從業員協會會長陳偉明指,自己加入的士業界30年,明白「司機都會有情緒」,但亦不應指罵乘客。他解釋,的士司機「可能和其他乘客溝通上有誤會,或者同乘客解釋唔清楚」,導致有不快事情發生。

陳偉明舉例,部分乘客可能會要求在禁區下車,但司機往往不想以身犯險,「呢個時候要好好和乘客解釋,相信絕大部分乘客都會接受」,「其實一程車,司機和乘客都想開開心心,有時候唔駛咁勞氣,可以互相體諒,大事化小」。

的士接獲投訴數字近年「冠絕」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