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小組同意5個近岸填海選址 黃遠輝:沒有不可駕馭的環境影響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7日)再開會,小組主席黃遠輝會後見傳媒,指成員均同意在5個近岸填海選址填海,因涉及成本較低,料最少可提供約400公頃的土地面積。至於長洲以南興建人工島的建議,黃遠輝就指未有在會上討論,相信發展年期較長,政府需更多時間進行研究。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召開第三次會議,其中一項議程是討論政府提交的維港以外填海開發土地資料,小組主席黃遠輝指會上集中討論5個近岸填海地點,包括已被納入規劃或研究的小蠔灣、欣澳、馬料水和屯門龍鼓灘,亦有青衣西南。
黃遠輝補充,前四個選址最少可提供約400公頃土地;連同中部水域填海的東大嶼都會,預料合共可提供1400公頃。至於長洲以南興建人工島,則未有討論,「相信這是非常長遠的事。」
對環境影響輕微
黃又指大部分成員均同意填海成本較低,「因為這些地點靠近基建,不需要再過分投入基建。」此外,填海亦可提供大面積的土地,包括房屋及其他經濟用地,方便彈性規劃,以及提供不受歡迎、遠離民居的厭惡性設施。
至於環境影響方面,黃遠輝承認不會對環境零影響,但相對其他選址而言,對海洋生態及空氣等的影響最少,相信其環境影響並非不可駕馭,強調填海及落實中部水域填海前,要先進行多項詳細研究,仍須經城規會、環評報告等程序,進一步落實細節。
短租地、空置地發展潛力大不
會議上亦有討論上次會議未及討論的短期租約用地,小組副主席黃澤恩會後指,成員討論現有空置土地及政府以短期租約方式,所批出的土地使用情況。成員認為部分土地已作出長遠規劃,發展潛力不大,亦有土地的面積較細,介乎樓宇與樓宇之間,不可用作興建公屋。
黃澤恩又指政府早前進行的研究,在全港找到48個適合發展的岩洞,小組認為可以利用岩洞,安置不受市民歡迎的設施如污水及廢物處理廠,以騰出空間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