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建築師義助劏房大改造
日本綜藝節目《空間大改造》,幫一個個蝸居華麗「變身」,深受觀眾歡迎,本港建築師馬潔怡(Maggie)沒有鎂光燈加持,三年來默默為劏房家庭大改造,先幫他們清去大量雜物,助百呎劏房地板重見天日,更在有限空間裏,為基層小朋友設計屬於他們的書桌。
要棄掉這些東西很容易,但不捨得,怕日後要用時,卻沒餘錢買,所以不能輕易想丟就丟,現在未有用的東西,或者將來有用。
一般人很難明白,匱乏的基層何以家中積滿雜物,蝸居劏房多年的梁卓偉一家三口月租4500元百呎劏房,以往由於難購到合適尺寸的傢具,家中盡是親友送贈或拾荒得來的二手貨,撿到一張小朋友槢枱,作為飯桌,亦是4歲兒子的功課枱,兒子每日要等飯後才可溫書做功課,梁太稱兒子一提做功課就推說「未食完飯、未執怡」云云。
子母床變身
雜物層層疊,單位堆滿膠箱,衣服掛在電視機頂,上格床堆滿衣物,母子睡在下格床,他睡子母床,但睡覺時稍一轉身,床板就吱吱響。
一切改變皆因馬潔怡的空間大改造,兼做了一台書枱,社工勸導梁生清理雜物,清走上格床大堆雜物,現在單位已算井井有條。兒子有了自己的書枱,會自動自覺做功課,做完功課更會執枱,晚上睡在上格床,夫婦二人睡下格床,原先吱吱作響的子母床,梁生不捨得丟,將它豎起,安裝層架,現成了個靠牆櫃。
逐價而居
蝸居雖成功改裝,但排了3年公屋卻仍未有望,過着另類遊牧生活,逐價而居,早年住太子百呎劏房,月租3,000元住了兩年,搬去長沙灣單位,三年間租金由5,000元跳升至9,000元,再遷到深水埗福華街閣樓劏房,樓底矮又焗,但一年間月租由4,300元加至5,200元,唯有再搬,現址近來又加租500元。
「政府做唔到嘢!」梁生指政府不認可劏房居住環境,卻沒提供代替品,「大家都知工廈劏房不合法,其實無人想住在這種環境惡劣的地方,但可以住哪?」
民間自救三部曲
從來「禮失求諸野」,馬潔怡3年前與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協助基層改善居住環境。改造有三部曲,由社協轉介個案後,她首先上門視察,回去作3D虛擬單位模型,第二次是講解設計,戶主同意後,即聯絡師傅上門安裝,第三次則審視改裝效果,並作微調。戶主有異議,她亦會適度配合,有時翻來覆去,每宗個案平均需時約一個月。
現已協助逾30個案,他們家中囤積大量雜物,部分根本無立足之地,「要踩住啲衫」,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儲物備用、二為留念。有失婚媽媽因懷念與丈夫舊日的時光,家中堆滿舊物,不少基層皆愛拾荒,紙罐堆滿家中一角。要劏房家庭執屋,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社工從旁輔導,「希望他們聯想一下雜物佔了多少空間,以呎價計,即是多少錢?這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