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研究:8成港人認為人口超負荷 房屋問題源於內地熱錢流入
為應對房屋問題,政府近日提出「社企劏房」、「貨櫃邨」等方案。不過,政府卻未有針對「人口增長」提出解決方案。環保觸覺早前進行人口政策與房屋問題的民意調查,發現逾8成人認為香港人口超負荷,大部分更贊成應「減單程證」來解決問題,亦有7成受訪者認為內地熱錢流入為房屋問題主因。團體指出,結果證明「人口增長」與房屋息息相關。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認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單位數目有限,計劃僅杯水車薪。他又指,「貨櫃屋」涉及安全問題。
是次調査委托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於2017年9月5至12日經電話隨機抽樣訪問超過500人,了解市民對香港人口負荷、人口政策和房屋問題的關係等意見。
8成市民認同人口超負荷 團體斥人口政策出錯
結果顯示,有80.7%的人同意香港現時人口已超負荷,當中逾5成受訪者表示「非常同意」,更有近7成市民贊成削減「單程證」。
譚凱邦指出,香港人口政策出錯,政府並無考慮本港人口承載力,使樓價不斷提高。他解釋,近十年已有40多萬單程證流入香港。根據規劃署數據,香港人口於2043年更達高峰,主因卻是外來人口流入,他形容:「情況就似你不停搵錢,但袋、荷包卻穿窿。」他建議,政府應與內地商討單程證問題,並取回其審批權,又盼人口政策可包括到未來土地供應小組的大辯論中。
研究指內地熱錢房屋問題主因
對於「樓價過高」及「公屋輪候時間長」等房屋問題,有7成受訪者認為「大量內地投資者來港買樓」為主因;「內地新移民湧現」與「政府房屋政策失誤」則各佔6成。相反,政府經常提及的「土地供應短缺」,則是最少人認同的選擇。
譚凱邦解釋,熱錢來自兩方面,包括內地人來港買樓,及地產產高價投地,營造地皮變貴的氣氛。為打擊熱錢,他建議住宅所花稅應由15%增加50%。
房屋發展及建築研究資訊中心創辦人姚松炎表示,不少內地人為了資產保值,將熱錢變成磚頭,使房價不斷提高,他直言:「一個小城市怎樣滿足世界眾多熱錢?」為打擊熱錢流入,他建議提高資產增值稅。
對「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及「貨櫃屋」表示保留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年底將會推出34個單位,租金不超過租戶入息的四分一。譚凱邦指出,計劃所提供的單位只有數百個,認為僅為杯水車薪,難以針對房屋根本問題,「只有數百個單位,兩星期的單程證已全消耗。」
社聯早前亦表示,研究推出「貨櫃屋」作為過渡房屋。譚認為,「貨櫃屋」在安全、長遠規劃上有風險,擔心颱風影響其安全性。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透露,政府正計劃以單元預製的建築技術,於科學園及香港大學學生宿舍作為試行,推出組合屋,租金會按市值六折計算。姚松炎批評,政府做法不尋常,認為由政府決定租金會干預私人市場,他又指計劃只為中高收人士,並非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