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署署長林天星:不取「頭啖水」是為普查本港日常飲用水情況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鉛水風波發生約兩年後,港府昨日(21日)終舉行記者會,公布將推行全港驗水行動,未來將每年在公屋、私樓等處所取約670個水樣本進行化驗。
有批評指政府擬在日間隨機抽取不經沖透的樣本並非「靜水」,未有跟隨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建議。水務署署長林天星今日(22日)在電台節目解釋,行動目的是普查本港市民日常生活飲用水的情況及水質,而「頭啖水」未必能反映日常生活飲水情況。
他又說,根據今年初世衞建議,日間隨機取水樣本是最能表現飲用水情況,強調建議做法有根據。

(資料圖片)

政府昨(21日)公布預計於12月以自願性質在全港住宅、每年隨機抽查約670個水辦,以兩級制方式檢測食水,預計人員會先在日間隨機抽樣收集1公升「不經沖透」樣本,若超標就會開水龍頭沖水5分鐘,之後「靜水」半小時,再收集1公升樣本進行化驗。有關做法被質疑未有跟隨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建議。

水務署署長林天星在電台節目中被問到,為何不抽取「頭啖水」時,他強調計劃主要目的是普查本港市民日常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及情況,而「頭啖水」未必能反映日常生活飲水情況,他又引述今年世衞建議指,日間隨機取水樣本才是最能表現飲用水情況,認為此做法是有根據。

至於取樣時間方面,他解釋,抽取樣本的地方除了住宅,亦會包括寫字樓,形容安排在早上9時至下午5時抽樣是較合適,相信可了解市民日常食水中的金屬攝取量。

而食水安全國際專家小組成員陳漢輝亦在同一電台節目中稱,無國際標準規定水要在喉中靜止多久才算「靜水」,而調查員上門、到抽樣本,可能需要約15分鐘,又認為並非每個用戶都剛開完水喉,相信抽查會有「靜水」元素,持續數年隨機收集不同時段食水水辦,可普遍地了解金屬物對本港食水的污染程度。

一直跟進鉛水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就批評陳漢輝的說法是偷換概念,指若用戶是高用量,樣本難以驗出喉管內的有毒物質,批評樣本無意義,不明白為何政府不提早與市民預約抽水辦,確保抽水樣前水已靜止數小時。她質疑政府不願抽取「頭啖水」是因為不願面對真相,是恐怕會發現更多鉛水屋邨。

將用1至2個月時間向市民解釋
林天星透露,現時已做好部署工作,將盡快就行動展開計劃,將用1至2個月時間向市民解釋入屋抽水規程,預計12月會向市民發信,再正式展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