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口修路採用「快硬石屎」凝固快 封路時間減 數日縮至18小時
本港交通繁忙、車流不息,行車道路常出現破爛和凹凸不平的情況,道路維修工作不可少。路政署近年新採用兩款物料,包括「快硬石屎」及抗變形能力較強的「聚合物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鋪設路面。其中,紅磡海底隧道口部分路段今年4月採用「快硬石屎」,整個維修路面工序只需18小時便完成重開道路,較傳統石屎要數天時間短,有助減低對駕駛者的不便。
現時全港道路有逾2100公里,四分之三是用瀝青鋪設路面、四分之一是用石屎。路政署高級工程師楊漢輝表示,為了減低對路面交通影響,路政署近年新採用「快硬石屎」,石屎一般可於12小時內「變硬」,加快工序進度,從而縮短封路時間,減低對路面交通影響。
路政署研究拓展部高級工程師許學東指,署方主要選擇在車流量多的地方採用「快硬石屎」,如每日平均車流量高達11萬多架次的紅磡海底隧道,早於2014年底起在隧道口分階段轉用「快硬石屎」,今年4月便在部分路段展開重鋪工程,整個工序由凌晨2時開始,至晚上8時結束,即由石屎凝固時間連同整理路面,只需18小時便可解封路面,對比以往則需要花上數天。許補充,石屎較耐用,凝固後,硬度會隨時間及溫度增強,強調每段路段的封路安排不同,難以一概以論。除紅隧口外,最近的獅子山隧道維修工程亦有採用「快硬石屎」。由於新方法講求速度,需要較多工人,故成本較傳統方法貴四倍。
新瀝青物料抗變形能力較強
許另指,隨着車流量日益增加,加劇對道路的荷載,尤其是巴士站、停車綫前,以及貨櫃車駛過急彎位等位置:「經常開車停車或煞車,造成一個力捽路面,傳統瀝青物料容易出現過早變形,令路面凹凸不平」。故此,路政署引入一種叫「聚合物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 (Polymer Modified Stone Mastic Asphalt,簡稱PMSMA),該瀝青物料由石仔及瀝青油混合而成,石仔與石仔之間的尺寸均衡,從而形成較強的結構,抵禦車輛荷載,致令路面不容易變形。
成本較貴 但慳得其所
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耀培直言,本港常出現「慣性維修路面」的情況,若能加快修路工序時間,對保障修路工人、駕駛者都是好事。他建議政府盡量多採用「快硬石屎」:「雖然成本較貴,但慳得其所,一勞永逸」。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推廣)江日雄亦希望政府能縮短修路時間,因涉及改道,期間容易釀成交通意外,又指自己三星期前由鰂魚涌往灣仔,原定十多分鐘車程,但天后有修路工程,致東區走廊塞車塞了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