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男病人左邊身突癱瘓 院方:腦部有不尋常氣泡
伊利沙伯醫院一名患嚴重肺炎和多重器官衰竭的68歲男病人,需長時間插入導管進行全靜脈營養療法,住院約4個月的他上周五(18日)左邊身突然癱瘓,經跨專科會診及電腦掃描發現病人右腦出現微細氣泡,臨床徵狀與左邊身體出現急性中風吻合。由於腦內出現氣泡屬不尋常事件,因此醫院將個案分類為醫療風險警示事件。院方將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在8周內向醫管局提交報告。
病人左邊身突在上周五癱瘓 右腦出現微細氣泡
該男病人今年3月17日入住伊院深切治療部病房,後來他出現大、小腸缺血情況,4月6日及4月8日分別接受緊急腸道切除手術和外置造口術。由於病人術後出現短腸綜合症,需長時間插入導管,進行全靜脈營養療法補充營養液。
伊院表示,病人在住院期間情況一直有所改善,但約4個月之後,即到上周五中午,病人情況突然轉差,左邊身體出現癱瘓,醫護即時為病人急救,經深切治療部、腦內科、急症室毒理學和放射診斷部醫生為病人提供跨專科會診及電腦掃描,發現病人右腦出現微細氣泡,臨床徵狀與左邊身體出現急性中風吻合。由於腦內出現氣泡屬不尋常事件,因此醫院將個案分類為醫療風險警示事件。
病人現時情況嚴重 8周內查出現氣泡因由
病人於上周五(18日)轉送到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進行高壓氧治療,並在翌日(19日)凌晨4時半轉到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病人現時情況嚴重。院方事後已向病人家屬詳細解釋和交代病人的情況及治療方案。院方會繼續密切監察病人情況,提供適切治療,並會深入調查病人腦部出現氣泡的因由。
伊院在事後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適時通知管理層和醫管局,伊院將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在8周內向醫管局提交報告。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腦內科教授張德輝表示,動脈屬禁閉式循環系統,即使有破口亦會滲血,空氣難以進入。因此,他相信最有可能是導管接駁病人血管時,駁位未有完全緊接、喉管破裂,又或輸液包內有空氣,致氣泡經導管進入靜脈,有機會上腦堵塞毛細血管,令病人出現缺血性中風。一般而言,即使有20至30毫升空氣經導管入靜脈,經右心房及心室後,會先經肺部,可透過換氣功能排出空氣,只有在大量空氣入體內的情況下,才有機會上腦。
但張德輝指,約3至5%人有卵圓孔未閉症,即左右心房中間存有小孔,雖然小孔未必對日常生活有大影響,但若有氣泡經此孔直接上腦,可致腦部血管栓塞。若病人當時平躺,氣泡可能會流向手臀,但若坐起身,氣泡就有可能上腦,令情況更嚴重。
至於其後院方安排病人接受高壓氧治療,張德輝相信主要是希望透過加壓將氣泡融入血液,再經肺部排出氣泡,盡量減低對腦部的影響。
醫生推測:多個罕見情況出現才致事故
有深切治療部醫生表示,事件看上去非常離奇。手術在4月發生,若是手術過程出問題,理論上不會在8月才中風。
他推測可能導致事件的原因,是需要多個罕見情況配合。首先是靜脈營養液療導管有破口或忘記關上。若有破口,加上病人因缺水血液含量少,此時如果病人大力呼吸,體內便會造成負氣壓環境,空氣會被「扯」入靜脈,形成血管氣泡。
原本靜脈有氣泡,氣泡經過肺會被肺部的血管阻隔後,然後被身體吸收,但若果病人有不常見的卵圓孔(Patent Foramen Ovale)問題,即左右心房之間有小孔,氣泡可以走入動脈,從而上腦。
他指,調查或可從導管是否有破口,以及病人是否有patent foramen ovale問題出發,食道超聲波可以檢查該症。他強調,事件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