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分享戰勝抑鬱症經歷 指中大低估情緒問題學生數字
學童自殺引起全城關注,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今早在dbc數碼電台分享3年前患上抑鬱症的經歷,稱初時未察覺患病,以為提不起精神只係不開心,直到情緒大起大落,到達崩潰邊緣才求醫,如今已停藥康復。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呼籲社會多發放關心訊息,注意精神健康,在虛擬世界以外尋找確切協助。
張秀賢憶述,2013年擔任學民思潮發言人期間患上抑鬱症,當時情緒大起大落,提不起精神,因食慾不振「個多月瘦了十公斤」,但仍然顯出「正常」一面。
中大數字 24%學生有情緒問題
中文大學輔導長吳基培日前向全體師生校友發公開信,指24%受訪本科及研究生有一定程度情緒問題或有個人需要,張秀賢認為數字未必最準確,因為很多學生如他當年一樣未有與人傾談,加上不願意學校跟進個案,都沒有承認自己有情緒問題。
他形容當時瀕臨崩潰,曾想過自殺,一開始時沒有向人求助,只得自己獨個面對,至危急關頭經過思量後懸崖勒馬。此後,他先後向兩名精神科醫生求醫,一度因藥力太強經常昏昏欲睡而想放棄,但得到醫生鼓勵、指導要「學與這個病相處,這是生命入面重要事情」,最後經過一年服藥,慢慢康復,如今會著意多休息。他認為叫抑鬱病人「睇開啲」沒有效果,而更應該是代入病人,理解他們的情況。張又認同生命教育重要,但現時中學生命教育只限於生涯規劃等有關「搵食」的項目,無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
葉兆輝形容抑鬱症是「種子」,如有正常社交活動和休息時間,有種子也沒有環境發芽生長。他稱香港重視學業成績,加上現時離婚率高,家庭支援相對廿年前薄弱,年青人即使在虛擬世界尋求支援,也不及實際與人傾談,他希望社會營造關愛環境,提升精神健康認知。他指近日網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媒體報導自殺新聞原則,能避免引起模仿效應,而近年傳媒在報導自殺新聞上已有進步。
網傳世衛建議媒體報導自殺新聞原則
「六不」
1)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
2)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
3)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4)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
5)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6)不要過度責備
「六要」
1)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2)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
3)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4)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5)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6)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劉鳴煒:年輕人沒時間尋找自己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接受報章專訪時表示,留意到近日連串學生自殺事件,指教育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就承認學生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劉認為,家長讓子女打機、「放空」減壓並非壞事,又支持學校每日提供足夠時間予學生自由活動,例如每周5小時體育課。現時年輕人缺乏時間和空間去「尋找自己、實踐自己、發揮自己」,建議下屆政府制訂青年政策,以培育青年發展成長為目標,令青年開心、健康、有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