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專家建議市民旅行回港如有病癥不外出 出發前可備抗病毒藥

流感︱專家建議市民旅行回港如有病癥不外出 出發前可備抗病毒藥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本港仍處於流感季節,今年首五周已錄得137宗死亡個案,而深受港人歡迎的旅遊熱點,日本及韓國亦同在流感季節。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9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市民到當地旅遊自然會將病毒帶回本港,如返港後有病癥則不宜外出,應休息至病癥消失。他又認為如市民真的擔心感染風險,可在出發前向醫生要求抗病毒藥,但因害怕流感「唔去旅行講唔過去」。

小朋友的抵抗力低,在高密集的學習環境下,容易爆發流感。(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小朋友的抵抗力低,在高密集的學習環境下,容易爆發流感。(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劉宇隆:日本及韓國感染力度仍比香港高

劉宇隆表示,日本及韓國比香港早個多月進入流感季節,雖然有下降趨勢,但感染力度仍比香港高。他留意到日本有大雪及氣溫寒冷,如市民在山上等遠離市區的地方住宿,感染流感時未必可以及時求診,尤其是49歲以下而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需更小心。

他又認為,經過COVID後,市民對快速測試劑「好熟悉」,如果屬49歲以下的成年人群體,又擔心在外遊時感染流感,可準備一至兩包快測用品,發覺或覺得自己發病時可以檢查。他又補充指現時部份快測已可檢測5種病毒,雖然準確度不算高,但價格已有回落,市民可購買備用。

冬季流感來襲,可能需要再在走廊等位置加床。(資料圖片)

抗病毒藥需在發病首兩天服藥 自行判斷有難度

劉宇隆續說,市民可考慮在出發前向醫生要求抗病毒藥,現時有兩款藥物可供選擇,不過這個方法需要一定知識,因為感染者需在發病首兩天服藥,要判斷是否已發病有難度,因此不是人人適用。他又建議市民要平衡服藥的風險與好處,如好處比風險多就應該服藥。

他又提到台灣藝人「大S」徐熙媛早前在日本因流感併發症逝世一事,指自己不太熟悉對方,但聽說過對方身體狀況一向不太好,認為不幸事件發生是由各種因素「加加埋埋」而成,建議市民評估自己的高危因子,如長期病等。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建議市民接種流感疫苗。(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逾7成重症及死亡流感病人無接種疫苗

此外,劉宇隆又建議市民接種流感疫苗,而本港接種情況「好好又唔係,好差又唔係」,當局下一季前需要更多數據,以決定未來以「勸說」,或是資助方式去令更多市民接種流感疫苗。他補充道接種疫苗並非百分百能令市民不會染上流感,但可以預防及減低患上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因為根據數據,有7成多有重症,甚至死亡的流感病人都沒有接種疫苗。

至於流感何時會有下跌趨勢,劉宇隆指感染數據要橫行兩星期後才會有下跌趨勢,估計橫行不會太久,但亦有同事認為會橫行一段長時間。他認為市民最緊要做好準備,守好個人衞生,避免去人多地方,然後隨遇而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