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儲備屢創新高 林鄭首份施政報告實踐理財新哲學大開水喉?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3日)以「香港公共財政」為題發表網誌,批評政府過去10年採取「守財奴」政策,導致大量盈餘出現,拖著經濟後腿。任志剛作為特首林鄭月娥的財金智囊團要員,政界研判,任志剛的行動可能是為林鄭十月公布首份施政報告「大開水喉」鋪路。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政府考慮增加開支或使用財政儲備時,需要保持財政紀律,不可過於放任,同時配合政策,增加撥款才會見效。有泛民議員則強調「不是錢多就可亂花」,政府應針對醫療、教育及環保範疇增加開支。
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時,以「管治新風格、理財新哲學」作為口號,而所謂的「理財新哲學」是要善用累積的盈餘,增加香港的競爭力,以及回應市民訴求,改善民生,分享成果,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具有前膽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有智慧地把「取諸社會」的財政盈餘「用諸社會」,包括把握機遇,投資未來,以及及時投放資源,防患於未然等。
踏入八月,是新政府上場剛滿月,除增撥50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外,暫未見到新措施。林鄭的「四大金融支柱」之一的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就先聲奪人發表網誌,認為《基本法》第107條關於量入為出的條文內容值得大眾關注,尤其過去10年,政府一直採取「守財奴」政策,導致大量盈餘出現,拖著經濟後腿,是「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亦不合時宜」。任志剛對基本法107條的演繹猶如「釋法」,政界評估是為林鄭改變公共財政政策鋪路,展示法理基礎和爭取民意支持。
財政儲備近萬億 批政府「守財奴」聲音不絕
翻查過去五個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政府總收入以及支出均有同步增加,2012年香港財政儲備已衝破7300億元,而截至今年的6月底已有9891億元,維持逐年攀升的趨勢。在政府財政盈餘近年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社會批評政府是「守財奴」的聲音亦有增無減。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認同任志剛對基本法107條的詮釋,稱過去10年的確是進取不足,但不代表政府是守財奴,尤其政府在這段時間的經常性開支都較本地生產總值多,因此政府是有支出,只是開支不足,以及用在不對的地方,例如以往幾年都有「派糖」,而且是「不論貧富」地實行,花費2000多億元,等同政府一年的開支,但難以帶來經濟效益,長遠而言亦無助改善民生。
王永平:本港難以大幅舉債 財政紀律極重要
他指,林鄭提出的「把握機遇,投資未來」是很好的口號,但社會不可因此就鼓舞,政府必須要詳細論述要如何投資以及背後原則,包括要訂下經濟及民生目標,例如民生項目是否可投資更多,退休保障上是否可更為進取。他又指,政府在有需要時的確可以動用財政儲備,但關鍵是保持財政紀律,不可放任,特別是香港並非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政治及經濟力量如中、美等國般向外舉債,以應該政府開支,因此財政紀律極為重要。
王永平稱,政府及社會不可以單單將現時的問題歸咎於資源不足,同時政府亦要推出進取的政策協助才能見效,例如增加醫療撥款的同時,要考慮用政策吸納專科醫生或海外人才;資助創科企業時,亦要用政策解決他們創業、營運的困難,而不只靠金錢協助。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稱,在人口老化問題以及加強香港競爭力下,認為是有需要投資未來,而現時不少爭議議題,例如強積金對沖、扶貧及教育問題等,政府都可以增撥資源減少紛爭。他又指,政府處理政府時,可以保持量入為出,但同時要反思是否有需要保留如此龐大的財政儲備,尤其自2007年起再沒有以「財政儲備在相等於12個月的政府開支水平」改為「維持充足儲備」,欠缺明確指標,認為政府有需要重新訂下明確的盈餘目標,不可停留在模糊指標。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預計,政府來年在賣地上會有千多億的收入,但強調「不是錢多就可亂花」,政府應針對醫療、教育及環保等方面增加開支。梁繼昌又為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抱不平,指出過去10年政府開支均多於經濟增長,加上財政儲備增加,因此不認同以往政府是「守財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