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重建】老店見證香港變遷 人情味難敵推土機輾碎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在港島海濱南隅,有一條華富邨,已依山屹立半個世紀,歲月無聲消逝,多少人來人往。殘舊老邨即將重建,推土機很快來臨,見證「老香港」的理髮店,坦言拆卸重建一刻,就是要與老街坊剪斷關係之際。見盡人情冷暖的冰室,亦慨嘆時間的巨輪將睦鄰關係破碎。
千帆過盡、物換星移,且看他們如何道出一個又一個見證時代變遷的故事。

上海華富理髮老闆高先生在華富工作了38年,說「咩都做夠啦,如果(華富)重建就會退休。」(周景文攝)

剪不斷、理還亂,要理出38年的情誼、回憶談何容易。邨內有一家上海華富理髮公司,老闆高先生已屆古稀,自1979年頂下華珍樓旁的舖位,一做就38年,身旁幾位理髮師都是幾十年的老友。和記者提起往事,高先生就像打開了回憶的匣子,「1970至80年代是生意全盛期,每日超過50多個客人光顧,有很多太太每個星期都來洗頭、電髮、修甲。那時有請修甲、請洗頭,最全盛期有10多位師傅。」轉眼數十載過去,身邊的戰友,只剩4個。

老顧客移民後仍每年回到老店恤髮

後來老街坊慢慢搬離華富邨,生意愈來愈冷清,但老店舖與一些老顧客的關係,就如髮絲般纏綿,哪能說斷就斷?高先生說,有街坊年輕時候就常常光顧,即使後來移民到加拿大,還是會每年回來找他恤髮,「現時客人也已經50多歲了,我看着他長大,他卻看着我變老。」

但70歲的高先生並非「全店最老」,店內從「夜冷店」買回來的幾張上海理髮椅就肯定超過70年歷史。日後重建華富,理髮店和「古董」理髮椅何去何從?高先生說,「咩都做夠啦,如果重建就會退休。」記者追問,近乎古董的理髮椅呢?他只笑說,「會變成垃圾啊。」

華富冰室老闆認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如果重建屋邨自己就會正式退休,笑言「現在文哥變文伯了」。(周景文攝)

冰室見證人情漸淡  老闆:個個回家後就關門

顧客情不變令人感動,但邨內另一角落卻見證人情漸淡。華富邨中人稱文哥、華富冰室的老闆,見盡人情冷暖,亦見證科技使人與人之間關係拉近,卻將彼此的心拉遠。75歲的文哥在華富邨華光樓住了接近50年,自1973年開設冰室至今,40年多來最深刻就是看著後一輩人情不再,為此憤憤不平:「80年代後的小朋友沒有人情味,個個回家後就關門,不會知鄰居姓甚麼,不會打招呼,各家自掃門前雪,跟我們以前老一輩不一樣。」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鎮店菠蘿油成絕響

文哥又說,現在不時會在冰室中看到前來吃飯的父子,飯來了,父子卻「各自修行」,拿着自己的電話,一頓飯下來少有兩三句說話交流,每次看到這種情景,文哥都會為此搖頭嘆氣。

對於華富邨重建,文哥非常豁達,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如果重建屋邨,自己也會正式退休,笑言「現在文哥變文伯了」,而且子女都無意繼承父業,相信大家日後無法再品嚐其鎮店之寶「菠蘿油」了。

華富居民明仔最不捨得邨內的濕貨街市,他怕重建後只剩下冷氣街市,「會沒有了那種味道」。

少年憂重建後「會沒有了那種味道」

生於斯、長於斯的「原居民」可能才是最不捨得推倒重建華富的一群。17歲的明仔,從小開始就在華富邨生活,最喜歡就是屋邨內的公園和籃球場,載滿與鄰居、同學玩樂的回憶。但要數到明仔最不捨得的,卻是邨內的濕貨街市,他怕重建後只剩下冷氣街市,「會沒有了那種味道」。

世事變遷本是等閒事,時代的巨輪終究要向前走,但倘若甚麼也留不下,是否完美的結局;向前走的代價,是否代表一切只能成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