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71措施 楊潤雄:不會一成不變 適時優化
政府今日(26日)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目標令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四個範疇共推行71項措施。其中在「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的發展方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將完善博物館體系,擬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一所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亦會培養熟悉中華文化人才,配合愛國主義教育。
楊潤雄強調,文化創意產業其中一個特質是會隨著時間及社會發展不斷演變,具體措施不會一成不變,會適時優化藍圖措施,目標10年後文創產業增加價值增至逾2,000億元,就業人數達26萬人。
楊潤雄指,《藍圖》四個發展方向分別為「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以及「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每個方向涉及14至24項措施。
北都擬建介紹國家成就博物館 培養人才配合愛國教育
「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方面,當局將推行16項措施,包括提出完善博物館體系,擬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一所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在九龍公園歷史建築內設立中華文化體驗館等。
當局亦提出,會推廣嶺南文化特色,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亦會舉辦及資助更多與中華文化和歷史有關活動,以及培養熟悉中華文化人才,配合愛國主義教育,包括定期籌辦「中華文化節」,並在不同藝術項目中設立學生專場。
研放寬不同場地限制 或容許戲院用作現場表演
「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方面,當局將推行17項措施,四個重點包括: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及「流行文化之都」,包括建立「流行文化館」,推動流行文化產業,並成為地標及旅遊景點。
當局亦提出增加硬件數量和質素,包括有序落實「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研究放寬不同場地的限制,提供更多表演和展覽場地,例如容許戲院用作現場表演、工廈改建為小型劇場或黑盒劇場。《藍圖》亦提議增進文化氛圍和拓展公眾參與,如推動學校與藝團合作,讓藝團將不同藝術形式帶進校園。
《藍圖》:鞏固香港成為「國際文化盛事之都」
「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方面,當局將推行14項措施。楊潤雄稱,香港會繼續發揮聯通國際的優勢,成為文化創意交流的樞紐,吸引旅客。《藍圖》提出,將鞏固香港成為「國際文化盛事之都」;利用香港國際化策略及創作技巧,推廣香港及傳統優秀文化,如在內地和海外城市舉辦「香港周」;吸引內地、海外藝團及藝術工作者進行交流。
全面檢討現時資助藝團制度
「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方面,當局將推行推行24項措施。《藍圖》提出,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之風,建設香港文藝創意產業鏈,包括善用西九文化區的優勢,擴大香港藝術品交易優勢,如積極吸引海外具規模的拍賣行和藝廊,亦會建立香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數據統計資料庫。
當局又提出,全面檢討現時資助藝團的制度,包括主要表演藝團、中小型藝團和粵劇的資助制度,以及表演場地的預訂分配制度;並會引入以表現和藝術水平掛鈎為標準的制度,包括採用績效指標作為評核準則,擴大觀眾群,以及建立主要表演藝團的「進出機制」。
《藍圖》提出增強市場力量,包括推出「重點演藝項目計劃」,吸引私人資金,配合政府資助及場地支援;亦扶植產業及開拓內地及國際市場;加強硬件配套,重訂「政府管理的文藝場地預訂政策」,將專業表演與團體用途分開處理,帶動產業化發展。
目標10年後文創產業增加價值增至逾2,000億元
楊潤雄指,《藍圖》其中36項措施已經展開,其餘措施會在2025年陸續推行,期望10年後文化創業及藝術產業的增加價值達2,000億元,就業人數增加至26.4萬人。他又指,藍圖是宏觀政策文件,但產業會隨著社會發展演變,具體措施不會一成不變,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審視措施的優次和推行計劃,以按部就班的方法,務實地推動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