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三跑馬拉松|從停機坪工作到跑道參賽 機場員工稱見證發展

撰文:任葆穎
出版:更新: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事將於11月17日舉行,並邀請了四名世界前十的選手參賽,在鎂光燈以外的跑手,還有從事航空貨運逾30年的阿華和Joe。阿華曾參與1998年新機場馬拉松的全馬賽事(42.195公里),惜未能完成比賽,坦言「有點不服氣」。事隔26年再戰機場跑道,他已年屆六旬,坦言心態有所轉變,不會刻意追趕速度,會以平常心面對,笑言「我仲跑得郁,仲想點?」

同樣喜歡跑步的Joe則沒參加1998年機場馬拉松,故此非常期待今次賽事,「應該無下次機會。」他解釋,平日只會在停機坪工作,今次賽事卻在禁區舉行,更是第一次走出中跑道,「可能到時會扮飛機衝刺打卡!」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事將於11月17日舉行,從事航空貨運逾30年的阿華(左)和Joe(右)均有參賽。(梁鵬威攝)

「香港國際機場 • 渣打香港馬拉松:三跑道系統十公里國際賽」將於11月17日舉行,是相隔26年後再於機場舉辦長跑賽事。賽事將在中跑道舉行,十公里賽事路線將圍繞五公里賽道跑兩圈;屆時南北跑道仍然運作,並有飛機升降。在香港空運貨站(Hactl)工作的阿華和Joe亦有參與十公里非挑戰組賽。

隔26年再辦長跑比賽 機場員工:睇住機場成長,佢又睇住我老

阿華自1989年起從事航空貨運,見證機場從啟德遷至赤鱲角,再到現時三跑落成。他憶述,第一次參與渣馬便是1998年機場馬拉松的全馬賽事(42.195公里),當時機場尚未正式啟用,選手在青馬大橋出發,以機場為終點,他形容當時四周「一片荒蕪」,如今有很多設施和建築物,「睇住機場成長,佢又睇住我老。」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事11月17日舉行,從事航空貨運逾30年的阿華參賽。(梁鵬威攝)

1998年機場馬拉松未能完成賽事 冀今次「表現最好一面」

談起1998年馬拉松的經歷,阿華指當年身體抱恙,中途退賽,坦言「有點不服氣」。他表示,跑全馬須運用更多肌肉力量。Joe亦補充,不少全馬選手跑至30公里時會「撞牆」,突然全身乏力、甚至肌肉抽筋。不過阿華沒有放棄,繼續參與不同長跑賽事,「跑完第二次,第三次就會想挑戰第二次時間,我諗好多跑手都係咁。」

阿華從35歲跑到61歲,相隔26年再戰機場跑道。問及今次有何目標?他笑指,十公里賽事「基本上點都得」,期望在50分鐘內完成賽事,但隨年紀漸長,心態有所改變,現時不會刻意追趕速度,「十公里係鬥速度,我未必可以趕上,但會表現最好嘅一面。」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事11月17日舉行,從事航空貨運逾30年的阿華(左)和Joe(右)均有參賽。(梁鵬威攝)

從停機坪工作到跑道參賽 機場員工:應該無下次機會

同樣年屆六十、從事航空貨運約30年的Joe,雖沒參加1998年機場馬拉松,但經常參與運動賽事如毅行者等,平日午飯期間亦抽空在公司跑步機練習,「跑步時很輕鬆和自在,當下只需欣賞風景和面對自己。」

他說對機場馬拉松感期待,因平日只會在停機坪工作,今次卻走出跑道,預計跑道的狀況與石屎地不同,希望能在50分鐘內完成賽事,笑言「到時會扮飛機衝刺打卡!」他認為今次機會難得,是見證機場發展的「里程碑」,又形容「應該無下次機會」。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日前亦解釋,三跑啟用後,封閉跑道作賽事的可能性低。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事11月17日舉行,從事航空貨運逾30年的Joe參賽。(梁鵬威攝)

逾百上司同事參加 認為運動沒階級之分

Joe曾多次參與機場舉辦的運動賽事,認為活動有助增加員工凝聚力。他憶述曾與上司參與活動,但不感壓力,「公司可能會有階級之分,但出到嚟玩就係朋友。」他續指,疫情期間曾參與「線上跑」,但與實體活動的感覺「差好遠」,並憶述在一次賽事衝過終點時,見到不少同事迎接自己,「當時好感動,有啲想喊。」他又說,今次機場馬拉松活動有約120名員工參加,平日會與部分同事練跑,一起備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