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丨綠色和平:走塑未能助源頭減廢 倡政府推生產者責任計劃

撰文:陳蓁誼
出版:更新: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適應期今日(21日)結束,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接受電台電話訪問表示,目測市面的「走塑」行動絕大部份符合法例要求,但認為「走塑」未能解決減廢問題,呼籲政府應關注廢物重用及減廢問題。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在港台節目接受電話訪問,她表示環保的目標應該是減少使用即棄品,指禁止使用塑膠是推展環保的第一步,目測市面的絕大部份食肆都沒有違法。

譚穎琳認為,港府在推行「減塑」方面進度比其他地區慢,但現今亦追上其他地區進度;她表示,香港應該關注重用取代即棄,例如綠色和平早前推出「借用杯借還計劃」,建議連鎖店舖及商場等亦可推出類似計劃,落實源頭減廢。

除了坊間自發推出各項計劃,譚穎琳亦指,政府新推出的施政報告過度注重回收方面,而忽略重用及源頭減廢方面,她建議政府亦開展研究,對於減廢成效作全面檢討,以及完成相關支持配套。她又舉例,現今擁有的「綠在區區」不應只做回收工作,同樣亦可發展餐具借還功能,譚穎琳再強調「回收係(環保嘅)最後一步工作」。

被問及綠色和平早前進行的《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香港》,譚穎琳表示機構從本地兩條具重要生態價值貝澳河及林村河河岸收集3,263件垃圾,有97%為塑膠,當中食品、物流、飲品及即棄餐具4大類包裝垃圾佔7成。她續指,市民購買產品理應是買產品而非包裝,建議政府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企業生產廢物自付相關費用,不需運用市民公帑興建焚化爐「埋單」,減廢之餘亦節省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