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適應期10.21結束丨餐具批發商賣剩19萬支膠飲管:垃圾站見
第一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半年適應期明天(21日)完結,星期二(22日)起不准再銷售發泡膠餐具、膠餐具和膠飲管,堂食或外賣亦不准使用。
有餐具批發商原本打算利用半年適應期清貨,但收到餐廳投訴環保餐具「全部都係垃圾」,結果重新訂了大批發泡膠餐盒及膠餐具。現時倉庫還剩過萬元受管制貨品,包括近19萬支膠飲管、7500個發泡膠餐盒等,料「垃圾站見」。
這間位於屯門的快餐用品批發公司,由鄧先生一家經營,開業至今14年。管制即棄塑膠餐具新法例今年4月22日實施,鄧先生早於2月已經未雨綢繆,暫停買入發泡膠碗、飯盒、膠餐具等,打算清貨並轉售紙製的環保餐具。到4月底新法例實施時,「違禁品」所淨無幾,不過鄧先生不停收到餐廳的電話,投訴環保餐具有問題。
我哋可以話係第一度防線,啲人投訴唔係投訴環保署,而係我哋。不停打電話嚟,話你地呢啲係垃圾,全部都係垃圾!
鄧先生向環保署查詢後,得悉新法例設有半年適應期,於是重新訂購即棄塑膠貨品,「我地都冇辦法,要做生意,始終都要搵食」。到適應期完結前一周,仍然有餐廳入貨,訂購發泡膠餐盒和膠餐具。鄧先生提醒餐廳負責人,貨品10月21日之後不能再銷售或使用,亦不接受退貨退款。
倉庫餘過萬元塑膠餐具 料棄置到垃圾站
現時鄧先生的貨倉還剩下47箱,近19萬支塑膠飲管,鄧先生笑言「我哋香港市民可以淘寶(買塑膠飲管),但我哋唔可以賣」。另外還有3000個發泡膠盒、4500個發泡膠碗、2萬6千支膠叉、5000支膠刀等,估計價值過萬元。
鄧先生形容這些是「絕版」貨品,希望環保署協助接收再處理,「其實呢啲唔係垃圾,洗乾淨可以循環再用⋯⋯環保署話用唔晒就出口,問佢出口去邊,佢又冇任何support (支援), 唯有一個辦法,垃圾站見。」
食肆市道差連帶生意差 轉售環保餐具未見出路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10月21日完結後,發泡膠盒、飲管、攪拌棒、塑膠叉、刀和匙不准銷售、堂食或外賣。到第二階段管制,塑膠餐盒、膠杯和蓋亦不准外賣,意味塑膠餐具和餐盒在香港全面退場,成為歷史。政府至今未公布第二階段的實施日期。
鄧先生認為,塑膠餐具能保溫、防滲漏,部分更能放入微波爐使用,這些特點是環保餐具無法取代的。他說即使出售行內最高規格的紙飯羹,仍不時收到客人投訴,「因為冇防水塗層,食落去口感係完全唔得,食食下可能食到紙飯羹嘅味。」
訪問當日,鄧先生一家下午約四時已經下班,對比疫情之前往往至少七時才能關門。他說餐飲業界向他透露,市道淡靜,外出用膳或叫外賣的人大不如前,連帶鄧先生的批發餐具生意也轉差。他說加上即棄塑膠管制,在公司未找到完美替代品之前,估計生意繼續未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