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捲|林超英:70年代水龍捲襲海洋公園 纜車拋一拋條纜跳出嚟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維港上周六(28日)中午出現水龍捲,直捲上空維持約兩分鐘。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今日(30日)指出,水龍捲多年來在港沒造成大意外,但他憶述在70年代,初加入天文台做「新仔」時,就遇過一宗水龍捲驚險事故。

林超英披露,當年水龍捲打上海洋公園,「垂直氣流將架車拋一拋,條纜跳咗出嚟」,慶幸吊車卡在搭台上未至於墜下,事故後本港研發一套吊車安全系統穩住索纜,形容是世界首創。不過,他指沒有印象當年有沒有相關報道。

▼9月28日 水龍捲掠過維港▼

+32

林超英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水龍捲在香港有記錄以來「冇乜大意外」,惟70年代「試過有水龍捲打上海洋公園」,發生纜車事故。他憶述當年「做新仔」時,剛巧由他負責調查,水龍捲的垂直氣流「將架吊車拋一拋,條纜跳咗出嚟」,幸吊車卡在搭台上,故沒有墜下。

他指,後來本港研發一套安全系統,加裝在吊車系統壓住吊纜,確保纜車不會飛脫,形容是世界首創。他又表示,之後海洋公園有監察雷雨情況,「依家唔會再發生㗎啦。」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資料圖片)

翻查資料,海洋公園「登山纜車」於1977年投入運作,曾經遇過龍捲風挑戰。《香港01》在2017年曾訪問時任高級纜車監督許泰儒,他稱80年代初南朗山曾出現一次龍捲風,當時有纜車車頂蓋被龍捲風吹落山腳。

他又提及據2006年《明報》報道,當時山頂處發生龍捲風,將鋼纜扯離纜塔,園方須即時搶修,才能將纜車上的乘客送回上落站。而由於纜車初時屬舊式設計,外罩離車廂較高,故外罩被吹掉進深谷惹起誤會,事實上並無人傷亡。

海洋公園「登山纜車」。(資料圖片)

林超英:或反映維港㷫到夠條件形成 如船隻駛過毋須怕被扯上天

林超英又指,水龍捲在本港一般出現在廣闊海面,因為「無遮無擋,比較高自由度形成」。他說水龍捲出現的高峰期是6、7月,以往港島南、長洲以南海域幾乎年年都有。至於是否因為氣候變化,他認為有關係,「可能反映維港㷫到,以前(形成)條件不夠,而家都夠呢?」

他又形容水龍捲形成有如用毛巾抹枱時「一捽,捽咗一碌出嚟」,因兩個不同方向氣流碰撞、速度不同,加上低氣壓而旋轉。他又補充,龍捲是由上而下形成,「不是扯海水上去,是誤解」,稱其向上力度不是太大,因此如船隻剛巧在附近航行不用太擔心,「澳門試過有小船拋起一陣,好快落返來,不至於整隻扯上天。」

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資料圖片)

梁榮武:水龍捲範圍小 幾乎完全無先兆

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則表示,因水龍捲直徑只有幾十米,不像颱風可用電腦運算,因此難以判斷是否與極端天氣有關。他形容維港現水龍捲難得,「我搞氣象都未見過。」他續道,水龍捲「幾乎完全冇先兆」,見到時也未必知道它會走哪個方向,如恰巧遇上,應立刻找有瓦遮頭地方避一避,或「攬住堅實東西」。

他又指,由於水龍捲過往統計數字太少,難以預測。他建議跟隨世界各地,設地區風險地圖,令市民有防範心態,因香港地形變化大,各區面對的天然災害可完全不同。

+23

天文台:大氣不穩定指數高、溫度高有利形成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蔡振強接受電台訪問,初步分析當日一股偏東氣流向西移動,而本港吹西至西北風,兩者相匯下「捽起」;加上大氣不穩定指數高、溫度高等都是有利條件。他又提到,水龍捲一般在5至10月發生,過去20年平均每年收到一次報告,故不算罕見,但一般位置在赤鱲角以西、長洲以南及西貢以東。他指天文台一直加強監察,其相控陣雷達網絡有捕捉到今次水龍捲。

他提醒,水龍捲有一定危險性,市民如遇上應返回室內,船隻亦應駛離,位處岸邊的市民亦不應拍攝。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