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食肆數目增三千間 餐飲業靠節能爐具逆境求勝
本港經濟疲弱,加上北上消費熱潮影響,本地飲食業面臨挑戰,但業界人士分析指,目前本港食肆牌照數目,比疫情前不減反增,多了三千五百個不同類型的食店,反映了本地飲食業生態轉變,但市民的選擇增加。分析又指,飲食業毛利率只有低位百分點,而人手、租金、食材等成本的下調幅度有限,倘若可以在能源成本上節省,則可以逆境求勝。
阿威在元朗過渡性房屋—博愛江夏圍村經營食店,一年多前,阿威得知該村有店舖招標,本想開設文青café,但評估過環境顧客消費力後,決定開兩餸飯餐廳。開業至今一年,已成為不少村民的飯堂,阿威與村民也漸漸熟絡,「有位獨居婆婆每天都來吃飯,她說子女移民了,來餐廳可以和我聊天,日子也過得有趣些。」村內的小朋友踢完球,阿威會讓他們進餐廳休息喝水,充滿人情味。
阿威坦言開業初期壓力很大,裝修、租金、用具、食材等通通都需要錢,幸好煤氣公司對創業者提供了支援,「煤氣公司贊助我們爐具,包括炒爐、蒸爐、扒爐、炸爐及熱水爐等,並提供專業知識協助我們挑選最合適及高效能的爐具,爐具有甚麼問題,也會協助維修。而且新開業收取的按金較低,讓我節省了3-5%的開業成本,現金流可以鬆動一些。」阿威續謂,雖然餐廳也受港人北上消費影響,假期生意比平日少三成,但相信薄利多銷加上村民的支持,有信心三年內回本。
根據政府統計署數字,截至2023年底,食物業牌照數目達16,356個,較2019年疫情前多3,519個(見表),增長以食物製造廠和普通食肆兩類牌照為主。海港飲食集團(香港)行政總監文德全分析指,小店或者外賣店增加,反映了香港市場變化;而內地食肆來港開店,亦讓市民選擇多了。
文德全表示,近月食肆結業個案有所增加,但仍屬於正常市場生態。「其實疫後復常及經濟環境改變,目前飲食業面臨巨大經營壓力,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提高食物品質,才能在市場上持續經營。」為了以品質留住客人,其公司特別著重爐具對菜式出品的影響,「煤氣蒸爐、蒸櫃的效能及穩定性高,食物蒸煮較少受爐具效能下跌影響而出現出品參差的情況,且維修相對較少和氣價比較穩定。去年我們有分店轉用煤氣蒸爐、蒸櫃,節省了約一成的燃料費用。」
文指出,人工、食材成本各佔營業額約三成多及四成,這些成本不容易下調,卻可在能源費用下工夫。使用節能爐具可以「慳得一蚊就一蚊」。他補充,「煤氣公司近年贊助的爐具品種有更高節能效果,未來如開新店也會考慮使用煤氣爐具。」
煤氣公司與餐飲業息息相關,為業界提供不同支援措施,包括每年提供五千萬元贊助為中小企升級節能及環保設備,減輕成本及減少碳排放,一同逆境求勝。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