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食品結業|學者分析:高不成低不就 消息:有集團將大削分店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有39年歷史的大昌食品市場今日(15日)宣布28間零售店舖將會全線結業。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大昌主打的高端貨品不如一田和Citysuper等競爭對手全面,規模輸百佳惠康,價格不及佳寶便宜,加上在港人北上消費及網購風氣下,只能關閉零售業務。他指零售業數據強差人意,預料關店潮陸續有來。

翻查今年1月份的零售業銷貨額,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仍暴跌24.1%,相差達116億元。本地零售業的寒冬似乎並未結束,據了解,新界區某間大型超市決定今年7月不再續約;另有一間大型超市集團,將由去年的100間分店逐步減至年內的22間。

▼2024年3月15日 大昌行集團宣布關閉28間店舖▼

大昌行關閉28間零售店 保留採購分銷等業務

大昌行集團今日公布,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關閉28間食品零售店舖,但未透露停運日子。但大昌行只關閉零售業務,稱作為香港最大的食品及快速消費品分銷商,將繼續為香港市場提供優質的採購、分銷以及食品加工等業務,以滿足本地社區和消費者的需要。

李兆波總結3個結業原因:定位尷尬、港人北上消費、網購熱潮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本港食品店的競爭激烈,惟大昌食品的定位尷尬,雖然主打鮑魚、魚翅、海鮮等高檔貨品,但種類卻不如同類型的一田百貨和Citysuper全面;同時分店數量又遠低於百佳及惠康,價格亦不及佳寶食品(佳宝)及成興隆等便宜。

李兆波並指,近年港人消費力轉移至深圳,加上網購熱潮並未結束,以致本地零售業面臨艱難的經營環境,因此他估計大昌食品在多重夾擊下,只能決定關閉零售業務。

過去一年已有多宗零售業的負面消息,例如新鴻基地產旗下一田百貨的沙田旗艦店及大埔分店,於農曆新年後縮減規模;近日時代廣場成為「時代遺址」的話題,亦在網上帶來熱烈討論。究竟為何疫情結束逾一年,本地零售業仍未有復蘇跡象?

零售業銷貨額1月份相比2019年同期暴跌24%

翻查統計處資料,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前的2019年1月份,零售業銷貨額達到近年高峰的481億元,惟最新公布的1月份臨時數據,只得365億元,五年暴跌24.1%。即使相比去年仍受疫情陰霾籠罩的1月份,恢復進度不如預期,當時業界仍保有362億元,今年僅微升0.9%。

若按超級市場再與去年同期比較,各項數據更不升反跌,銷貨額由48億元減至43.6億元,僅一年便跌9.3%。其中「新鮮或冷藏肉類、魚類、海產類食品、水果及蔬菜及雪藏食品」類別跌幅多達10.8%,跌幅最低的「個人護理用品、家庭用品及其他物品」亦有8.5%。

▼2024年1月15日 一田百貨沙田店縮減業務前大減價▼

+3

消息︰新界區一間大型超市決定今年7月不再續約

其實本港零售市道相當嚴峻,有業內人士於今日向《香港01》透露,新界區一間大型超市決定今年7月不再續約,現時全店已不再向供應商入貨;另有一間大型超市集團,亦由去年的100間分店,有可能逐步減至今年9月前的22間。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評今年零售業數據強差人意 料關店潮陸續有來

李兆波於今年初曾表示,由於內地經濟低迷,旅客消費力下降,以致本地零售業每月減少數十億元收入。他當時估計400億元銷貨額已是極限,不可能再達到2019年單月的481億元。「如果1月有400億都謝天謝地,但我睇就未必有。」

如今最新的數據已公布,李兆波認為365億元的表現強差人意,然而疫情前每月平均錄得400億元以上,估計數年內難再重返2019年的高峰。他相信陸續有零售商將調整業務,甚至如大昌一樣結束門市業務。「可能有啲縮減規模,有啲會選擇關門。」

▼1月12日 Costco深圳分店開幕大排長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