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海燕10周年|極端天氣只增不減 樂施會救災亦救未來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2013年,超強颱風海燕肆虐菲律賓,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登陸時風速第二高的熱帶氣旋。最終海燕造成超過6300人死亡,亦為菲律賓帶來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10年來,樂施會一直協助菲律賓重拾日常生活,但面對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只增不減,樂施會認為除了為當地居民在災後帶來即時救援工作外,更重要是教導他們如何在天災下求生,給予他們生存下去的信心。
攝影:黃寶瑩

在歷史寫下悲慘一頁的颱風:海燕

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難以抗衡,當極端天氣來襲時,人類就變得不堪一擊。10年前,超強颱風海燕登陸菲律賓,其創下的紀錄足以反映強度之高,例如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登陸時風速和1分鐘平均風速第二高的熱帶氣旋,當然亦是2013年全球最強熱帶氣旋。

菲律賓樂施會災害預防及復原項目經理妮亞(Leah Anadon-Payud)當年剛加入樂施會便遇上這天災,她憶述道:「海燕最高風速大概有時速285公里,所以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耳膜一直被風壓壓逼。」結果,海燕造成超過6300人死亡,逾28000人受傷,還有接近1000人失蹤,其中重災區獨魯萬佔了超過1000宗死亡個案,全國總經濟損失達到20億美元。

(左起)菲律賓樂施會總裁艾妮卡(Erika Geronimo)、菲律賓樂施會災害預防及復原項目經理妮亞(Leah Anadon-Payud)、國際樂施會亞洲區人道救援總監謝美爾(Jermaine Baltazar G. Bayas)

天災之下 乾淨食水尤其重要

由於大部分受海燕影響的菲律賓地區均以捕漁業和農業為主,當颱風肆虐過後,當地大批居民因此同時失去維生和居住的地方。再加上交通道路遭到損壞,令救援人員和物資難以進入災區,對於一眾災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有見及此,菲律賓樂施會當年的第一個行動正正是為獨魯萬的災民提供穩定的乾淨水源以及興建乾淨的廁所,以紓緩燃眉之急。國際樂施會亞洲區人道救援總監謝美爾(Jermaine Baltazar G. Bayas)解釋:「海燕來襲時,我人正身處獨魯萬,所以我完全了解當時情況有多惡劣。因為獨魯萬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所以颱風離開後,最優先的任務是為災民提供乾淨食水,因為人類有食水才能生存下去,而乾淨食水亦能夠協助清理災區,讓他們有一個衛生的居住環境。」

救災 亦救未來!對抗氣候變化

除了即時性的救援工作之外,樂施會亦發起全球捐款活動,目的是希望能夠在各方面幫助菲律賓災民進行災後重建工作,包括重新修復食水系統、興建臨時庇護中心及提供金錢上的援助,讓災民能夠盡快回恢正常生活等等。

10年來,樂施會在不同層面上支援菲律賓的人民,旨在讓他們重回正常生活。

提升弱勢社群抵抗氣候變化的能力

救災及重建工作十分漫長,與此同時,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地理環境獨特的菲律賓近年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變得更為頻密。菲律賓樂施會總裁艾妮卡(Erika Geronimo)坦言救災不應只救當下,還要救將來:「就算今次我們幫他們完成重建,以菲律賓的環境而言,天災總是接踵而至,分別在於有多嚴重,所以我們除了提供當下的支援外,更重要提升他們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及認識,包括一些求生技能和危險意識,令他們也更有信心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

因此,樂施會為當地災民提供一系統防災措施,例如幫助他們種植紅樹林,一方面可作為天然的防洪屏障,減少海浪衝擊造成的損壞,亦是很多海洋生物的育嬰室,有助恢復海洋生態。另一方面,通過售賣紅樹林的種子及樹苗,也能為村民帶來額外的收入。另外,樂施會亦幫助沿海居民種植海草,一方面可以穩固海床,同樣亦能降低海浪的破壞力,保護海岸不受侵蝕;海草是重要的經濟海產,對漁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同時,樂施會亦會安排一些漁民學習農耕知識,令他們得以維持生計。

樂施會幫助種植的紅樹林,可作為天然的防洪屏障,減少海浪衝擊造成的損壞。
種植海草既可以穩固海床,亦能成為重要的經濟海產,對漁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她續補充:「受助者告訴我,樂施會提供的支援為他們帶來很大幫助,但最重要的是要給予他們活下去的信心,讓他們知道就算難關多大都好,仍然可以靠自己走出一條生路。」

呼籲一人出一分力放緩全球暖化問題

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是全球暖化的最佳證明,今年香港在颱風和暴雨先後來襲下,多區出現嚴重水浸,直接令港人親身體驗到天災的可怕。因此,艾妮卡最後亦呼籲:「希望大家能減少碳排放,這是最能放緩全球暖化的方法。同時亦希望各界能出一分力,支持樂施會救助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地方。」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