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外婆幻境生活成歌劇原型 創作人:經常「看見」有人威脅佢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門後有四個人偷晒我啲錢!」外婆大嚷。

「人呢?」男孫問。

「佢哋跳窗走晒啦!」外婆一面憤怒回答。

「四個跳窗?呢度廿幾樓喎?」

患有腦退化症及抑鬱症的長者,將虛妄被害與幻想化成現實,反覆折磨自己及家人,本港作曲家葉浩堃回憶與晚年患腦退化症外婆共處的時光,像與一個已離魂的親人在對視,貼得很近,卻似各自站在彼岸,互相看不見對方,至外婆去世前迴光反照認出所有人一刻,一家人才釋懷。他以婆孫生活細絮點滴創作,將回憶化成歌聲。「陪伴一個有老人痴呆嘅老人家係好辛苦,但係諗返以後個個都會係咁,呢一刻要珍惜同屋企人正常相處嘅時間。」

時而憤怒 時而呆立 腦退化症長者悲歌

講述認知障礙症長者故事的音樂劇《婆婆》內所有曲詞,均由本地作曲家葉浩堃(Austin)一手包辦,其中兩首《安魂曲》及《我記得》便是Austin在外婆的喪禮中親自唱頌出來。「我當時諗得好純粹,只係想將我記得婆婆嘅故事記錄低,用思念寫返出嚟,再唱返畀出席親友聽,無諗到件事會變成音樂劇甚至電影。」

劇中外婆角色的原型,便是來自Austin記憶中的外婆,有威嚴做事要求體面,從少看着他長大,大學畢業以至結婚同居,但腦退化症及抑鬱症將她折磨至不成人形,由一名精靈老人家變成疑神疑鬼的長者。「2016至17年發病期間,佢有次好嬲咁同我講,紙盒內有好多錢畀人偷晒,佢又清楚講到對方喺觀塘鴻圖道工廈利用一部機器,凌空攝走盒內所有錢,但我哋住喺麗港城,而佢個種歇斯底里到呢家都記得,就好似有人喺你塊面打你兩拳,但扮冇打過,再同所有人講冇打過你咁,所以你都要陪住佢搵,安撫佢。」

外婆確認患病後,家人帶她向醫生求診,獲處方精神藥物,惟藥效令外婆好一段時間像「當機」一樣呆立當場,再也無法與她進行一問一答的交流。「同佢食飯坐喺佢對面,你問佢嘢,佢剩係盯住你十幾分鐘,個種感覺好奇怪,你識佢,但係佢又唔識你,而你明知佢識你,佢亦唔會有任何反應,反反覆覆成年都係呢個表情。」

同佢食飯坐喺佢對面,你問佢嘢,佢剩係盯住你十幾分鐘,個種感覺好奇怪,你識佢,但係佢又唔識你,而你明知佢識你,佢亦唔會有任何反應,反反覆覆成年都係呢個表情。
作曲家葉浩堃

外婆去世前迴光返照 最後時光認出在場親友

當外婆開始逐一將所有親人模樣、名字都忘記了,唯一令她在意的事是深植在腦海中的尊嚴。她晚年行動不便,雙腳不良於行,但即使患病亦堅持不坐輪椅,不用拐仗,只肯撐雨傘外出,在屋內活動時要求兩名傭工左右攙扶由睡房步行至大廳用膳,寧願不外出亦不想被別人看到如斯模樣,「佢講過以前喺澳門做大千金,細個就同爸爸出入VIP賭場,日治時期先走難嚟香港,做過麻雀館、冷衫打辦,去有錢人屋企煮飯。」

晚期腦退化症的長者,再難開口用言辭表達,只能透過揮手或推開表示喜歡與否,至2019年11月底,葉浩堃榮獲麥道爾藝術村獎金,上機遠赴美國紐咸西州駐村創作前,探望在母親家中長住的外婆,她因身體無力坐在輪椅上沉默不語,但突然迴光返照般與Austin展開一段遺忘已久的對話。「你做咩咁耐唔嚟搵我?好曳呀你,成日都唔嚟搵我!」其後他赴美駐村時剛好下了冬天第一場雪,不久便收到外婆病危通知,透過手機視訊對話作最後道別,所有回憶像菲林片般霎時打進腦海中,亦促成他創作這套音樂劇中所有廣東話歌曲。

冀歌劇向公眾表達愛要及時

劇中有大量歌詞仿如夢囈,不斷重覆陷入嚴重懷疑,正好反映患有茲海默症或腦退化症的長者,總是聲稱受到他人威脅,並對那些與她見面的人大喊大叫,「佢會鬧你打你,認真啲諗佢未必知自己做乜,如果我哋鬧返佢轉頭,咁成件事會更加難受,只好包容或忍咗佢。」Austin希望透過這套音樂劇呼籲愛要及時。「 陪伴一個有老人痴呆嘅老人家係好辛苦,但係諗返以後個個都都係咁,呢一刻要珍惜同屋企人正常相處嘅時間。」

原創粵語室內歌劇《婆婆》由香港藝術節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辦,「無限亮」委約及製作,參與藝術家包括五位心光學校的童聲合唱組成員、視障鋼琴家李昇及視障小提琴家丁怡杰,原定以音樂劇形式在劇場演出,但受疫情限制,其後改以電影方式呈現,將於9月16日起在網上播映,有興趣人士可瀏覽官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