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角街市空置多年如鬼城 街坊組復興行動「一人租一舖」
有近40年歷史的荃灣石圍角邨,邨內原本設有街市應付居民買餸需求,但自早年領展賣場之後,該處變得十室九空,多年來形同空置。有街坊不願見到偌大空間就此浪費,數月前發起了「街市復興行動」,號召有心人在街市租舖開店。本來已有數名街坊籌謀開設食店,小小屋邨有望出現人情味十足的「美食廣場」,街坊們卻發現舖位竟然「冇水」,大計只能作罷。
隨着新業主收購街市,屋邨未來是否可有一番新氣象?
石圍角邨位處半山,在巴士總站下車後走進商場內,最底層的就是街市。街市內約有50多個舖位,但只有八間舖仍然有人租用,空置率達八成以上。現時仍有營業的有車仔麵店、裝修水電店、豆腐店、雞蛋店,還有只在接到預約才開門的剪髮店,以及兩個近數月才開設的集運自提點。
街坊憶昔日「咩都有得買」 現時卻如廢墟
其中一個自提點的店主,是在邨內長大、住了30多年的陳先生。他表示,開店只因留意到一班街坊有需求,「網購都係趨勢,啲隔離左右話成日要落去荃灣市中心拎件,所以想開一間自提點幫下大家。」既然街市有空置舖位,租金亦不算貴,陳先生遂於約兩個月前開店,在其正職以外的空閒時間打理店舖,其餘日子則由拍檔和員工看舖,「(生意)過得去啦,其實未有錢賺嘅。」他笑說。
陳先生又指,店舖每日都有20多個客人,不同年齡層皆有,「有年長少少嘅人嚟拎嘢,話成廿年都冇落過嚟街市,如果唔係拎嘢都唔會行過嚟。」但這個街市並非一直都是如此荒廢,「細個呢度好繁榮,以前間間舖都係有商戶,咩都有得買,去到我十零歲時(情況)就走下坡啦。」陳先生認為,除了人口老化,也聽過早年街市轉手後,舊商戶被大幅加租而要離場,「細商戶有人情味,最想變返以前咁,但都好難。」
舖位就有喺度,需求我都相信係有,唔明有咩咁困難。
一區九間學校 街坊原望開不同食店打造「學生美食廣場」
據了解,石圍角邨一帶有三間中學、兩間小學和四間幼稚園,但學生吃午飯的選擇卻不多。另一位街坊薛先生,原本約半年前打算在街市開設日本食店,「近兩年後生仔唔開心得好緊要,我就諗,有冇辦法用啲『高級』少少嘅食材,又可以用大眾化嘅價錢,喺飲食畀啲學生見下出面個世界?」他期望中,街市可發展至「中間兩三行有唔同店舖」、「周邊有唔同食肆」的模式,就如很多新式屋邨街市一樣。
大部分舖位沒有「水位」難開食店
「舖位就有喺度,需求我都相信係有,唔明有咩咁困難。」薛先生指,至少有四位街坊有意在石圍角街市租舖,售賣漢堡包、鹵水食物等,惟過去很難才接觸到業主,提到開店的最大阻礙,是場內大部分舖位沒有「水位」,沒水供應,自然無法做食店;而就算租戶願意自行駁水,舊業主都要求在工程期間收租, 「感覺上(舊業主代表)諸多刁難,聲稱有水嘅舖得兩間,有啲舖又話擺咗嘢,有啲又話個閘壞咗冇得睇。」
協助街坊復興行動的社區幹事夏希諾,自己亦先在街市內租了一個舖位。他指出,石圍角邨街市的空置情況自2016年領展賣場後出現,認為業主管理不良、場內日久失修是空置主因,當中包括將最有價值、有水位的舖位用作擺放雜物,街市最中央的舖位壞閘後不作修理等。他表示,現時街坊要帶着手推車、乘小巴到楊屋道街市買餸,「收到街坊最多意見,就係想要復興街市。」他說道。
夏希諾又指,過去一年有區議會力量,在邨內和街市周邊加設配套,有望增加一帶的人流,「呢條邨40年都冇搞過啲升降機,民主派入咗議會後,一年就決定起三組升降機系統(共有五部)......一班街坊會繼續關注街市,但應該會更加困難。」他指,近月傳出新業主購入商場和街市的消息,不少街坊期望可以見到冷氣街,惟他同時希望新業主能給予舊租戶足夠通知期,並加強周邊如停車位等的相關配套。
上月有消息指,投資者林子峰及陳秉志以13億港元購入葵涌安蔭商場及荃灣石圍角商場,並透露會各投放一至兩億港元進行翻新,認為除有助提升租金回報外,亦可改善區內零售設施,造福社區。香港01就石圍角街市的發展計劃向林子峰查詢,他透過公關回覆指,將會投放資金翻新石圍角商場及街市,並加裝冷氣,冀吸引當區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