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小販】夜市另類風景 人人可擺檔
30多個攤檔聚集黃大仙港鐵站對出一條街道,小販都識趣自動把檔口排成左右兩列,人群在中間穿插,由得香氣誘惑途人。 這個墟市不簡單,燒賣可以試完食才買,小夫妻坐摺枱加摺椅各有各賣,師奶仔連電飯煲也拿上街開檔,夜市不一定賣美食,布也可賣。這種靈活變通的街頭智慧,才是舊香港精神。
「年初一10點至1點,被食環掃蕩3次,根本擺不到。」
年輕人撐真小販
一架自製小販車,兩部窩夫機,三個年輕人憑新意及創意,在眾多傳統小食中殺出一條血路。火腿或雞肉芝士窩夫,形狀細小,男生兩三口便可吃完,作為飯後美食剛剛好。陳生說新式窩夫構思源自玉子燒,雖然做玉子燒功夫多,時間長,不便小販快買快賣方式,但他始終心繫玉子燒,即使火腿成本高,因味道接近玉子燒,所以仍然選用。第一次當小販,最難不是做小販車,因陳生本唸建築,畫好設計圖便交給朋友的親友製作,材料費2千元。「最難的是秘製醬,味道到最後一刻始終唔啱心意,下年先出(滿意的秘製醬)啦﹗」
3個80、90後因一時興起,毅然當起新春小販。 「我地係認真咁玩﹗」陳生邊弄窩夫邊笑說。 說是玩,其實不然,他們仨倒是有種小販情意結。陳生與妹妹Queenie的家族賣水果,小時候常常到檔口幫忙。「最開心是新年,到處都是小販, 新年都會寬容。」Queenie憶述小時候新春的熱鬧,長大後,此情此景卻不再。她不忿小販遭受打壓,「我要真小販」。沒想到第一次擺檔切身感受到小販的辛酸, 「10點至1點,被食環掃蕩3次,根本擺不到。」 年老的小販告訴他們,今年掃蕩特別嚴重。他們只好到處打聽哪裡可以擺,最終由觀塘坐的士把小販車運到黃大仙。
小販是香港特色,不應該抹殺。
小夫妻的魚蓉燒賣
「埋嚟睇,埋嚟試,歡迎試食!唔好食唔使買!」一把宏亮的男聲在不遠處響起。攤主自信的推銷令人好奇前方在賣甚麼特色美食。步近一看,攤主Paco笑容滿臉,以色彩繽紛的國旗牙籤插著的是一顆黃澄澄的燒賣。 Paco和妻子Candy熱情地介紹他們的魚蓉燒賣。
這些燒賣由朋友購入,小夫妻第一次試過後驚為天人,「很有魚肉味,不是一團麵粉」,希望與大家分享。他們表示,擺攤只是玩票性質,不在乎賺多少錢,志在參與,體驗特別的新年氣氛。雖然如此,攤檔的布置絕不馬虎,他們買來幾層蒸籠,還想到以家中的露營工具作擋風之用,展現物盡其用的民間智慧。
對於政府趕絕攤販的情況,Candy感到不滿,「小販是香港特色,不應該抹殺。」雖然只營業一天,但Candy在這裡感受到墟市獨有的溫暖。她細數今日經歷種種:早上選擇攤檔位置時,有攤販大叔提醒他們哪裡陽光太猛烈、旁邊的檔主主動表示需要時可以暫代守攤等。「這些就是人情味啊!」
朋友借的,過年用來弄蒸粿。
家庭智慧幫補家計
小販檔不一定要有兩個「碌」,幾塊木材便可搭成車,巧用家居智慧更可節省成本。陳太用一張摺檯、三個石油器爐、家中電飯煲,水樽放豉油,就開檔賣燒賣、魚蛋和腸粉。「朋友借的,過年用來弄蒸粿。」陳太指着巨型鍋煲說,她本來是街坊,每年經過氣氛都很好,今年自資千多元買石油氣爐,用具從家中拿出及問朋友借出,便簡單開檔。 雖然只是臨時拉夫擺三天檔,但陳太絕不馬虎,豉油都是煮過的,「現成買的太鹹。」
「擺攤對一些人來說,是重要的生財工具。」
少年的雜布攤
走過一個個冒出白煙的熟食攤檔,赫然看見一個高佻的男生站在布堆中,慢條斯理地摺疊布塊,耐心地解答婆婆的詢問。 各式各樣的布料一律售2元,吸引不少街坊圍觀挑選。自數年前起,17歲的梁先生已在這裡賣布和玩具,這些布都是他母親的,他協助拿來賣。梁指指前方,他的母親在早上8時已經來到,在較前的熟食區佔位置,售賣小食。而他在乾貨區則可以較晚擺攤。 梁先生指,「擺攤對一些人來說,是重要的生財工具。」今年附近的攤販被驅趕,因此這裡多了新攤檔,競爭變相增加。然而,家人售賣的熟食種類增多,相信生意會較往年只售甜品好。
這個黃大仙「新春墟市」今年比往年更熱鬧,不少在他區遭食環掃蕩的小販都過來「冒險」,小販檔更多樣,新春氣氛更熾熱。下年,一眾小販又能否得到「黃大仙」庇佑,成為「無名夜市」的生還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