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異鄉人】踏出一步化危機 重慶大廈巴裔店主:佐敦係我鄉下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KK Khan只有中三畢業,在學期間曾坐牢21日,頑皮得叫老師頭痛。十多年後,多年不見、年邁的中學老師帶著一家大細,特意來到他的工作場所——重慶大廈,支持他舉辦的導賞團。「佢話冇諗過我會做呢啲嘢!」KK Khan說。
老師不知道的還有很多。除了到醫院探望被襲的岑子杰、在重慶大廈外向示威者派水,鏡頭以外,KK曾代表香港踢「無家者」世界盃,曾組織少數族裔做社會服務,又曾經在2014年雨傘運動落場支持學生。「好想付出好多for Hong Kong,我哋唔係淨係用香港,真係當香港係屋企。」
很多香港人和老師一樣,對他不了解,對他們少數族裔不了解。他是土生土長巴基斯坦裔香港人,他是香港人。「我born in this city,佐敦就係我鄉下。」他用一口中英夾雜的廣東話,堅定地說。
攝影:鄭子峰

走近重慶大廈,四方八面已有不同少數族裔走近,伸出手向你派發卡片,招徠至他們的餐廳。即使你禮貌回絕,他們仍會笑著跟隨你三四步,希望你最少收下卡片,「下次去食我呢間呀!」背後傳來他們的大聲呼叫。如此熱情的拉客方式,有香港人不習慣,甚至有人被嚇怕。

「外國人係會多動作、大聲啲,expressive啲。」在重慶大廈經營手機店十多年的KK Khan說。KK是巴基斯坦人,也是香港人。他在香港出生、成長,有著外國人深邃的輪廓,同時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十多年來在重慶大廈做生意,他見證港人對這個「小聯合國」的抗拒。「(佢哋話)好多『猩猩』、『馬騮』,見到好多黑人呀。咁黑人都係人,非洲都係呢個世界一個地方。」

遭遇不少不友善目光,是什麼讓他覺得自己是香港人?KK說,自己在香港出生,自然是香港人。「有咩點解呀?」

港人迴避的神秘地帶 多國文化匯聚地

5座17層高的重慶大廈,看似龍蛇混雜,但這裡同時存在不同國籍、信仰,包括非洲54個國家、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孟加拉、土耳其、泰國等,分別出售各地食品、衣飾、雜貨。「呢度起碼一年有五、六個唔同節日,回教徒過新年又係新年,印度過新年又係新年。」

KK始終認為,重慶大廈是個有較多少數族裔存在、但屬於香港人的地方。不過,這麼多年來,始終不多港人懂得欣賞重慶大廈的多元文化。他相信,港人對重慶大廈的恐懼,源於對少數族裔不了解,以致不敢踏出第一步,走出安全圈。「I don’t think香港人係驚,全香港所有地方都可以去到,入來重慶大廈驚咩啫?呢度係佢哋嘅地方。They really didn’t connect with us. 佢哋唔理解(少數族裔的文化)囉。」

岑子杰被襲 驚聞報復性襲擊

「Do something good, others will respect.(做好的事,別人會尊重你。)」這是KK面對種族歧視時秉持的態度。

10月16日晚上,九龍大遊行前夕,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在旺角遇襲,被斬至頭破血流,昏迷送院,事年令不少香港人震怒。即時新聞指出行兇者疑為南亞人,一時間,網上討論區上有人提出要「裝修」重慶大廈、清真寺,「鶳」(私了)南亞人報復。

一夜之間在港少數族裔人心惶惶,重慶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翌日出通告,罕有呼籲商戶在遊行當日關門。KK指出,這應該是大廈1961年改建以來首次,他也特意把貨品全數收起。「我驚會有火燭。見到優品360、商場搞到咁,邊個會唔驚先?」更有少數族裔婦孺問他:「星期日係咪有攻擊?係咪唔好來尖沙咀?」

遊行當日,警方水炮車藍色水劑射中九龍清真寺,KK表示很不開心,感到不被尊重,「係我哋拜神地方,可以好sensetive。」他又說,接受政府和警方道歉,與他們社群勢力強弱無關。「一個普通人做錯咗,認咗、道歉,that’s it,完咗。We also had big heart.」

「我哋唔去,咁有邊個去呀?」

看著少數族裔社群身陷險境,與其坐以待斃, KK想,倒不如和少數族裔及穆斯林團體,一起到醫院探望岑子杰。他想代少數族裔向岑子杰表示歉意和關心,亦希望岑子杰能對外平息港人的憤怒,安撫少數族裔社群的擔憂。「可以cool down事件,點解唔去?去一去好多人都可以舒服啲,點解唔去?」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

他們又決定在遊行當日(20日)守著重慶大廈的大門口,假如有人來破壞,他們不會打架,而是向對方解釋,請對方喝水。「少數族裔文化有客人來屋企,唔可以空手叫你走,一定要請飲嘢、飲下奶茶。」

最終,他們用「愛與和平」成功化解了這場「襲擊」。遊行當日沒有人來報復,有人和他們擁抱、合照,一起唱《海闊天空》,一起叫口號,更有示威者自發保衛被染藍的清真寺。「少數族裔即日已經放心哂,如常生活返。」

KK(右)和Jeff(左)指,重慶大廈不是所有人贊成舉辦導賞團,認為不應參與政治,令少數族裔社群有麻煩。他們坦言承受不少壓力,「出面啲人可能會話你邀請示威者、邀請啲暴徒(violence),of course,我哋兩個相信香港人唔係咁。」

重慶大廈歷史性逼爆 港人少數族裔connect

昔日港人對重慶大廈卻步,今日卻有港人爭相湧入重慶大廈。

為感謝少數族裔付出,網民發起「重慶感謝日」,鼓勵港人到重慶大廈消費。KK和同學、印裔社工Jeffrey Andrews(Jeff)趁「感謝日」舉行導賞團,由少數族裔義工帶香港市民進一步認識他們的世界。「希望你哋唔會驚清真寺嘅人,唔會驚伊斯蘭教,唔會驚重慶大廈嘅人。」

結果,導賞團原定下午五時半舉行,五時已大排長龍,隊尾至中間道。他們本來打算只開兩場導賞,每場15人,最終每場有60至80人參加,全日有過千人出席。大廈內人多得水洩不通,商場餐廳紛紛滿座,應接不暇,店主索性跟他們說不要再讓人入來。KK語帶激動地指出,這般場面屬歷史上首次。「咁多年來我哋都未見過咁樣,咁多人,仲要local喎!」

半小時至45分鐘的導賞團中,市民不斷主動提出疑問。來訪的人群堆中,有上年紀的人特意來飲茶,有家長帶小朋友由將軍澳來到,更有他的中學老師和其家人到場支持。他直呼really amazing。「好開心、好難忘,原來香港人同我哋一齊嘅、一樣嘅。」

KK和Jeff指出,本地少數族裔社群分兩極,有人堅持學好中文,有人在沒有支援下放棄,「佢哋會諗點解一定要學中文,先當我哋係香港人?」而他們深信,在香港人地方,應該踏出一步融入其中。

非華裔被排除在外 睇卡通自學廣東話 

KK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其實是從卡通片、電影、或身邊朋友學來,「龍珠、叮噹、周星馳、陳浩南呀呢啲。」他相信,身在香港應該學好中文融入其中,然而,他有些少數族裔朋友至今仍學不懂中文。「係唔識呀,咁冇人教點知呀?點解政府冇諗過我哋?」

少數族裔在港教育選擇少,由幼稚園到中學,KK一是讀官立學校的少數族裔上午班,一是讀資助國際學校,升學過程中完全排除了與華裔的接觸。「永遠有個Gap,原來社會係分兩邊。」Jeff說。

學校以全英語授課,法文是第二語言,他偏偏學不到中文,到中三時才有一星期一節的普通話課。「中三先教,都學唔掂喇。法文就用咗三年去教。Okay, you are trying your best to teach us something, is good. 但我想問,大佬呀,我哋個市場係香港,你教我哋法文有咩用?」KK激動地說。

因為不懂中文,他和很多少數族裔一樣,無法投考政府工作或大型機構,只能留在舒適圈——重慶大廈。

他讓三個子女讀本地學校,坦言學中文很難,但最少要主動踏出一步,「我知道起碼我哋呢代有少少進步,佢哋下一代會好舒服。」

主動打破重重標籤 為港出賽感光榮

自英國殖民時期,已有少數族裔在港生活。2016年人口普查,有58.4萬屬非華裔,佔總人口8%,當中大部分來自印尼、泰國、菲律賓及南亞國家。少數族裔在港歷史長久,然而,負面標籤一直不由自主依附著這群人。不少兇殺、偷竊、強姦報道強調南亞人涉案身分,近年更有報章將難民、少數族裔、罪案三者畫上等號,有網民稱少數族裔為「蝻」。

KK在孩童時期也被人取笑「差仔」,年少氣盛,甚至會出手打人還擊。「可能細個貪玩、唔識諗,都會話『差咩呀!』都會同佢哋拗。依家聽到人嗌『差仔』,冇問題嘅,you don’t have knowledge,冇人會特登攻擊人。」KK舉起左手說:「手指都有唔同size,一個國家都有好人、唔好人。」

KK在尖沙咀讀幼稚園、小學、中學,在佐敦球場踢波,在重慶大廈工作。香港是他的家,尖沙咀就是他的鄉下。

正如他爸爸從巴基斯坦來港50年,每日只有上班、下班,未曾踏足警署、法院。「係有呢啲人存在,但係冇人會知。」又正如他曾經也是個「壞人」,在得到幫助下變回「好人」。求學時期,他在校門外打架,在監獄度過21天。後來他在足球場上遇上社工、「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才一步步「識諗」。長大後,他在重慶大廈做生意,成家立室;又組織少數族裔朋友做社會服務,植樹、清潔沙灘、向無家者派飯。

2012年,KK更代表香港出國參加無家者世界盃。在球場上唱國歌時,他感動得想哭。「有咁嘅機會代表香港,係我榮耀嘅事。」至今他每年帶隊,提攜少數族裔青年參賽,當年的參賽球衣仍妥善保存,他更把獎盃放在店內,無時無刻都看著。

他深信,要推動共融,改變港人對少數族裔的觀感,必須主動。「點解成日依賴投訴人哋,要求人哋接受自己?點解唔自己行出一步?」

近月來,香港硝煙處處。KK說,重慶大廈比外頭更安全。

改變種子已播下 「我相信香港人」

「On that day, totally they were changed. (從那天起,香港人完全改變了。)」KK說。 身體力行推動共融多年,社會改變卻不顯著。一場社會運動,卻意外地把香港人與少數族裔「connect」。「未試過啲人等半個鐘,就係為咗入來重慶大廈。之前佢哋係憎呢個地方、唔認識呢個地方、或者唔中意呢個地方,但佢會等半個鐘入來,而且係for us!」

不過,港人總是善忘的。運動完結,熱情退去,未來兩者之間是否仍有互信,不再有歧視?KK說,他相信香港人,相信有一代香港人已對他們改觀,再由他們影響他人。「佢哋話你哋咁好人嘅,我話我哋好耐都好好人嫁,點解你今日先發覺嘅?」KK回想有市民向他說的話,笑得燦爛。

「We will never stop. 我哋永遠唔會停。」未來他會盡力舉行更多不同活動,令社會有更多的愛。「We trust ourselves,We trust 南亞人、少數族裔,we trust Hong Kong people also。(我們相信自己,相信南亞人、少數族裔,也相信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