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史】七十年代左右之爭 救12碼鋼門何容興拒左派誘惑

撰文:廖俊升
出版:更新:

二戰後,中國隨即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到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共產黨奪得中國大陸管治權。當時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表面上在戰火中獨善其身,然而在社會內,國共派系鬥爭鮮明地存在於不同行業之中。
足球與政治素來息息相關,2015年港中大戰,中國足總發布一張宣布海報諷刺香港隊內有不同族裔的入藉兵,被指涉及歧視,而香港主場賽事中,主隊球迷則大噓中國國歌反擊;海外亦然,1990年5月,克羅地亞球隊薩格勒布戴拿模主場迎戰塞爾維亞球隊紅星,當時兩國同屬南斯拉夫治下,但克羅地亞的民族主義早已高漲。比賽時兩隊球迷發生衝突,南斯拉夫警察試圖鎮壓,結果令克羅地亞人長期壓抑的反塞情緒一次過爆發,主隊隊長波班為保護球迷而踢倒一名警察,最後他被罰禁賽,這場衝突被認為是克羅地亞獨立戰爭序幕。球場如政治戰場,就算是小小香港球壇都一樣,二戰之後至八十年代,左右兩派支配不同球隊,為場內外加添火藥味,每次左右派對壘也被稱為「國共內戰」。
人稱「救十二碼王」的鋼門何容興叱咤六、七十年代香港球壇,他堅持代表中華民國出戰國際賽,即使有左派球隊重金禮聘,他仍拒絕投效,至今他還是以民國球員的身分為榮,直言「無怨無悔代表民國」。2013年,何容興與一眾香港球壇民國元老展開了「尋根之旅」,爭取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分證。幾經波折,十數名國腳去年終成回國夢。獲發民國護照的何容興表現相當興奮,他慨嘆:「臨老終於拿回這個身分⋯⋯」

身高一米九的「巨人」何容興站在業餘聯賽的「英雄地」灣仔修頓球場場邊,一邊抽煙一邊欣賞球賽,每隔數分鐘便有人前來和他打招呼,更不時以偶像稱呼他,何容興總是笑著逐一回應。「你約我來修頓球場,就預計到好多人叫我⋯⋯」他說。當時場內正上演一場比賽,球員們看起來都是四、五十歲,現年七旬的何容興自信地說:「這些比賽我現在還應付得到,業餘性質不太難踢。」

三分鐘救兩球十二碼 過萬球迷湧入場慶祝以為暴動

一代鋼門何容興在1967年加入港甲球隊星島,他只用一年便聞名國際,踢過東方、精工、光華和南華等大球會,更因擅長撲球十二碼而獲得「救十二碼王」的稱號。談到自己的威水史,他久久未忘在馬來西亞上演的一場默迪卡盃比賽。「三分鐘救兩球十二碼⋯⋯球證吹哨子完場,場內五萬多球迷湧入球場。當時我以為馬來西亞隊輸掉球賽要暴動,心想『死啦死啦!』,以為對自己不利。但原來他們當了我是神,三分鐘救兩球十二碼,抬我入更衣室,一班球員都好開心,出線入了四強,那一場波好難忘好深刻。」何容興說。

何容興在場邊看球賽,笑說如果對手是四、五十歲,他還能夠應付,但如果對手再年輕一點就不可以了,「現在我周身骨痛了!」(廖俊升攝)

不喜歡打龍門的門神

雖然作為香港球壇門神,但何容興坦言自己毫不喜歡打龍門,而是喜歡踢中堅,「現在我踢波都不會打龍門,我從來都不喜歡打龍門。」他說,在加盟星島之前,自己一直未試過打龍門,甚至是星島將他羅致時,也沒有說過他會擔當甚麼位置。然而加盟星島之後,卻忽然被教練安排在龍門位置,「教練話你這麼高大,去打龍門啦!但我從來都未打過龍,要重新練過⋯⋯」當時何容興給自己一個期限,如三年不成名,便隨家人到英國留學,結果他只用一年便成名。

身高六尺三的何容興曾為星島、東方、精工和南華等大球會把守最後一關。(何容興提供)

曾有機會外流德國法蘭克福

憑藉出色的表現,何容興成為球壇的當紅炸子雞,他更受到時任西德國家隊教練垂青,引薦他加盟德甲勁旅法蘭克福,但何容興婉拒這個外流機會。「德國國家隊教練介紹我去法蘭克福,原來我都考慮去踢兩三年。但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斷過一次手,那時已經三十歲,年紀漸長,所以我最後拒絕了。」外流歐洲的機會難能可貴,自己的好友張子岱就是首個加盟歐洲頂級球會的香港球員,何容興現在回想仍無後悔,「當然機會很難得,法蘭克福當時也是強隊,大家都不知道結果會怎樣,因為我斷過手,去到未必容易適應。」

有「救十二碼王」之稱的何容興曾有機會外流歐洲,但他決意留港。(何容興提供)

六、七十年代球壇左右角力 引爆球場「國共內戰」

實力非凡的球員自然有球會爭相搶人,而當時球壇充滿濃厚政治色彩,為不少球員考慮轉會時造成困擾。根據《簡明香港足球史》記載,1950年左派僑光中學校友成立球會愉園,並於1957年加入丙組,以兩年時間打入甲組,衝擊當時以右派為主軸的香港球圈。1962年,左派商人霍英東所創的球隊東昇也升上甲組,兩大左派球會與東方、華協會、光華和傑志等右派球會分庭抗禮。左右分明的形勢,形成了一場場「國共內戰」,其中以東方對愉園最受矚目;此外,兩派球會亦進行「軍備競賽」,不斷以重金爭奪球星,打造黃金爭標陣容。而球壇左右角力的例子,必提到六七暴動引起的風波。1967年港英政府決意平定左派引發的暴動,當時香港足球總會發聲明支持港府「平暴」,「深紅」背景的愉園不滿足總取態,即時退出甲組聯賽以示抗議。直至六七暴動完結後,愉園再戰丙組,以兩年時間重返甲組。

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國家隊仍然是亞洲足協的中國代表,即使國民黨已避走台灣,民國隊仍可在香港徵召球員出戰國際賽事。60年代起,不少左派人士批評香港球員代表民國作賽是損害香港利益,就連當時足球總會的洋人執委也對於香港球員代表民國作賽表示不滿。左派及部分足總執委合作曾意圖阻止香港球員代表民國,愉園也曾嘗試為效力該球會的中華民國代表轉為代表香港隊。直至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1974年中華民國更被逐出亞洲足協,後來更易名「中華台北」參加國際賽事。

71年之後,民國再沒有在香港徵召球員,此後更易名中華台北參與國際賽,何容興對此感到失望,「中華民國就是中華民國,中華台北代表甚麼?我們又屬於甚麼?台北隊嗎? 中華台北不是那一回事。」(廖俊升攝)

一場轉會引爆左右派角力 何容興堅持右派無怨無悔

當時是右派的何容興選擇效力中華民國,在他效力星島時,左派球會東昇曾想向他挖角;71年他轉投東方,他透露當時有左派球會力邀加盟,並且有「非常有力人士」望他放棄代表民國,通通被他拒絕,事件引發各大本地及台灣報章連場輿論戰。「當時有左派球會想簽我,說幫我轉做代表香港隊。但我都未簽約,報紙已經賣了很多天,台灣又話我『棄明投暗』,香港又話我『棄暗投明』,我感到很困擾。最後我沒有踢左派,我覺得好煩,不踢,我大把人要,為何我要踢到這麼煩?」何容興直言當時左派球會開出的條件好得難以置信,不理解社會為何如此重視他的選擇,「條件好太多,好到無人信,最低限度幾倍,可以話好多倍價錢。其他人踢愉園東昇就無人講,我踢就個個都講!」

今天回想,何容興對自己的決定無怨無悔,更指自己由始至終也支持中華民國,「自己選擇,沒有人逼我,代表中華民國令我覺得很開心,回台灣受到尊重,出外踢波又受到尊重。大家都不知道以後政治氣氛會變成怎樣,但我覺得代表中華民國是光榮的。沒有可惜,只有開心。」

一眾前國腳爭取回台,曾被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親自接見,馬英九當時答應他們,會跟進他們的戶藉辦理一事。(何容興提供)

五年「尋根」終獲民國護照

2013年,何容興牽頭成立在港的中華民國元老隊,成員有黃文偉、李炳德和陳展安等昔日球星,更在該年開始爭取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分證。起初申請護照時受到台方冷待,到2015只獲發一本沒有戶藉的海外同胞護照,一眾元老相當不滿。事件引起傳媒關注,驚動了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一眾元老獲得馬英九親自接見陳情,馬更一口答應會為元老們跟進護照事宜。直至去年,頭批申請的元老終於獲得具有戶藉和居留權的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分證。

修頓球場是不少退役球員和業餘聯賽球員的聚腳點。(廖俊升攝)

這是一個身分象徵

堅持一個身分數十年,今天終獲官方身分認證,何容興難忍興奮之情,直言爭取這麼久,就是為了這是個身分象徵。他憶述舊日代表中華民國的風光,蔣介石更答應他,「我要去台灣,隨時可以返去,為我留定工作,為我做定好多事,叫我在香港退休就可以隨時返去。」然而他認為當時沒有理由接受老總統的盛情,倒過來在今天辛苦爭取護照。「馬英九總統卸任前,我們親口跟他說,我們需要這本護照,馬英九總統一口答應,叫移民局馬上幫我們做,我們才得到這個身分認同。」

何容興說,堅持民國身分絕非犧牲,他反而對此感到非常自豪。(廖俊升攝)

對民國忠心耿耿 日後或遷居台灣

「你話台灣給我甚麼好處?沒有。但我既然選擇了,就堅持自己選擇,甚麼都動搖不到我。」對於何容興來說,自己永遠也是中華民國人,而這個國民身分比起台灣的福利和居留權更加重要,「我們代表過中華民國,臨老終於拿回這個身分,這是我們應得的。當時說我『棄明投暗』,但我現在有沒有?」時日印證下,何容興仍對民國忠心,就算是早前香港隊對中華台北的足球賽事,他也有進場支持中華台北,直言「贏了兩球好開心」。日後,他更會考慮到台灣定居,「60年代第一次到台灣,當時已經很喜歡那裡。日後可能會搬到台灣住,特別是看到現在香港的政治形勢,令人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