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村哭嫁】向親友辭行 新郎是愁人 歌詞泣訴對女性待遇不公
香港哭嫁傳統可追溯至明朝,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漸趨沒落。明朝文獻《廣東通志》記載,農家人嫁女,村內婦女會聚起來唱歌道別,以哭嫁歌訴說出嫁前的離愁別緒,特色是「詞不必雅,然情必極至」。
攝影:歐嘉樂
華若壁的著作《鄉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別及禮儀》(下稱:《鄉》),記載本地圍村的哭嫁文化。其中在元朗廈村,新娘嫁入夫家前三天開始,就會於娘家隱密的地方,如前廳的閣樓,跟女性朋友唱起以前在女仔屋學習的哭嫁歌。
這些哀歌是沒有伴奏的獨唱,所以哭嫁歌都是同一個調子,沒有固定篇幅。
唱別離人 痛罵愁人
於1950年嫁到粉嶺龍躍到的廖金蘭憶述,出嫁時跟姐妹、親戚唱不同的歌曲告別;《鄉》中所描述哭嫁歌除了用以道別外,還是新娘對男家斥責及批評,例如歌詞上的「愁人」則指新郎及他的家人:
蠄蟧曱甴隨籬網/ 愁人開口你擔當
閻王受保護/家庭遭拆散/田土被夷平/庵堂遭拆毀
華若壁認為,新娘在哭嫁的儀式下歌唱,能夠讓她置身在一個受保護的空間,訴說平常不能表達的情感,這亦反映女性在社會上一直所承受的矛盾和壓力。「在一個追求婦德的世界,婦女要照顧公公婆婆,這即代表她們得忽視自己父母;為了婚後所建立的新關係,婦女要放棄女兒家的情誼。」
為新郎帶來好運
《鄉》提到,圍村婦女唱哭嫁歌的其中一個作用,是為新郎帶來好運——新娘跟過去告別,同時意味擺脫了以往的厄運,在進入夫家門前得以潔淨。金蓮憶起,新娘入門前,需要將男家及女家的時晨八字放進米缸等三天,期間家中若有人吵架,雞、豬等牲口死亡,還有打碎碗碟的話,婚事就隨即告吹。
義工Teresa 於過去五年一直翻查歷史資料,協助紀錄哭嫁歌。聽到金蘭、金蓮或其他婆婆以往的出嫁故事,她認為女性在傳統婚嫁的角色被動,「女仔嫁進去男家,會被視為勞動力,亦會被視為是否吉祥——若嫁入門後家宅興旺就是好腳頭,否則就會遭人說三道四。」
哭嫁的沒落
華若壁的研究指,哭嫁文化大約於1960年代已停止。其中一個原因是圍村的家庭都住進寬大的樓房,女仔屋的需要減少,而哭嫁歌隨著女仔屋消失,以及懂唱哭嫁歌的人愈來愈少,哭嫁文化就逐漸失傳。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社工莊慧琪稱,現時大約有七位圍村婆婆是核心成員,協助他們紀錄哭嫁歌及了解當中的文化,但過程中有婆婆離世,讓他們深感哭嫁文化將隨著婆婆的離去而消失,「這些婆婆是『活字典』,保存哭嫁歌等同保存她們的聲音,讓後人知道她們以往所遇到的不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