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香港億年地質奧秘:超級火山造成東岸獨有地貌

撰文:黎明佩
出版:更新:

常說香港是片福地,地理位置不屬地震帶,也沒發生過大海嘯,更不會有火山爆發,相比鄰近國家如日本、菲律賓或印尼等安全。但原來在遠古的從前,這彈丸之地也發生過大型火山大爆發,驚雷過後,孕育出這片奇蹟之地。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的資料,約在1億4000萬年前,香港經歷過一連串猛烈的火山爆發。據估計,當時有一座直徑超過20公里的巨型火山,坐落於現今的西貢一帶。猛烈的火山爆發產生大量火山灰和熔岩,在四周散落、凝結、沉澱,終形成今天所見的自然地貌奇觀。
資深本地生態導賞員葉恆榮(Erik)特別鍾情地質研究,擔任地質公園導賞員一職,對他而言就如度身訂做般匹配。眼前的奇岩異石雖然是遠古遺留至今,但隨着他逐一翻開地動山移的證據,彷彿也感受到億萬年前香港東岸曾發生的火熱震撼。
攝影:吳鍾坤

要解開六角岩柱的秘密,必須追溯至1億4000萬年前香港發生的那場超級火山爆發。
Erik(右)向團友講解火成岩的形成,這裏是西貢橋咀洲,當年位於破火山口邊緣,現時布滿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成岩。

「地質」是大自然裏的死物,岩石沒有生命,當我們不去找它們,它不會像昆蟲、雀鳥般自動找上門;然而,若你對地質有所認識,就會知道它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Erik是資深生態導賞員,更曾是全港最年輕的全職生態導賞員,由於他鍾情地質研究,及後也成為了香港地質公園的導賞員(R2G)。入行12年,他眼見不少行家相繼轉職,但對他而言,地質導賞這工作就像是度身訂做一樣合適,所以一旦擔起了,就從沒想過放棄。

火熱的香港東岸

守業多年,Erik終於看見曙光。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正式成立,自此「地質」成為了本地生態遊的重要一環,及後更成為其中一個世界地質公園,躍登世界舞台。2012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地質調查期間,於香港東南部果洲群島附近,發現了遠古時期的超級火山,那就是「糧船灣超級火山」。所謂「超級火山」,官方定義是曾爆發逾1萬億立方米火山灰的火山,現時全世界發現了約50座超級火山,糧船灣超級火山正是其中之一。

人工木橋的盡頭處就是海蝕洞,以往學者及地質專家為了近距離一窺洞裏的岩石結構,需冒險沿着岩壁攀越。
Erik就地解說糧船灣超級火山的地理位置。

岩石就是生命之源

岩石本身沒有生命,然而,它具有孕育生命的重要能力。岩石由冷卻後的岩漿、熔岩,經歷各種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主要成分就是礦物質,滋養泥土,亦是人類腳踏實地的根據,可說是萬物與文明的起源。故此,地貌岩石是所有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好好保護它,就等同保護所有環境與生態歷史。

Erik說,地質是後人推斷出來的歷史資料,對於香港岩石的成因及某些地質歷史,不同門派有不同學說,但都有一共通點,就是代表了我們對本土地質的重視。他舉例說,現時香港有3條法例及條文保護泥土或岩石,使之免被移走或外觀受損,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及監禁。Erik解釋,正因地貌岩石沒有生命,而且脆弱珍貴,亦沒有自生或成長能力,故一旦被破壞,就不可能復原,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保護這自然環境中的最重要部分。

橋咀洲地質步道全長500米,沿途可找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和石英二長岩等多種岩石。
橋咀洲的「菠蘿包」石英二長岩,因為頁狀剝落作用而形成。

六角岩柱 地動山移的證據

在萬宜水庫東壩的地質步道,有一大片巨型的地質遺蹟,那就是值得香港人自豪的世界級奇觀:六角岩柱。從老香港口中得知,萬宜水庫是1970年代初港府為解決淡水供應量不足而興建,施工期間須在東壩一帶開採石材建造水壩,卻敞露出巨形酸性六角形岩柱,其規模之龐大、岩柱直徑之粗壯,屬世界罕見。

Erik帶我們到萬宜水庫東壩一帶,近距離觀賞那裏的巨形六角岩柱壁。他解釋,扭曲了的岩柱及岩脈入侵等地質現象,就是記錄地動山移的證據,置身壁前,彷彿可看到盤古初開、天崩地裂的幻象。

熔岩在緩慢的冷卻過程中,因收縮而產生裂隙(又稱節理),在理想條件下裂隙會形成緊密排列的六角形柱狀網絡。「六角形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形態之一,能在特定的空間排放最多的均等物件,蜜蜂窩就是一個例子。」

位於西貢的六角岩柱甚具規模,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分布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香港的六角形岩柱直徑可達3米,高度由數十至150米不等。

跟隨Erik走上剛於6月才搭建完成的人工木橋,就在一個海蝕洞之前,一大片S形六角柱岩展現眼前,它的形成是由於火山爆發之後,岩柱仍處於半塑性狀態,此時,破火山口局部下陷,半固定的岩柱因受力而適度彎曲,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彎曲岩柱。

岩柱彎曲的地方,其實就是最脆弱的部分,在下陷作用下,岩柱沿這些薄弱區帶裂開,而地下岩漿就沿着岩石裂隙,往上灌入石柱中。冷卻後,這種深灰色的侵入岩漿也隨之固定在岩柱之間,地質學上稱為「侵入岩脈」,而這些侵入岩脈,比四周的岩柱略為「年輕」4000萬歲。

人工木橋的盡頭處是海蝕洞的入口,Erik說,以往地質學者必須沿着岩壁攀越(又稱綑邊行),才能近距離觀看海蝕洞內的岩石地貌。而海蝕洞的形成並不複雜,就是因為海浪長年衝擊海岸岩石,遇到節理較多的脆弱地帶,岩石就會逐漸剝落,形成了這個海蝕洞。

(上)除了岩石和地貌,導賞團也介紹一些海岸生物,圖中的是大木林蜘蛛,亦稱為「人面蜘蛛」。 (下)露兜樹,果實由多個房聚合而成,多生長於海岸邊,外形像菠蘿,故又稱「假菠蘿」。

行海面步道看「菠蘿包」

如海蝕洞繼續長期受到海浪衝擊,以致洞穴貫穿,就會變成「海蝕拱」;如海蝕拱的頂部塌下,在外的岩體脫離了陸地,那就是「海蝕柱」。由東壩向海遠望,可看到香港最奇偉的景觀——海蝕柱。就在我們熟悉的破邊洲,那沿岸的海蝕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遠觀之下十分壯觀,盡現大自然的力量。

在另一西貢島嶼橋咀洲,就是當年的破火山口邊緣,布滿火山爆發後所形成的火成岩,包括二長岩、流紋岩及火山角礫岩等。Erick說,當中有外貌如「菠蘿包」的石英二長岩,是岩漿由地殼湧入火山四周裂縫,再冷卻形成的岩石,經過海水侵蝕及冷縮熱脹,岩石裂開,外層更如洋葱般一片片剝落,形成了如「菠蘿包」般的奇異外貌。

Erik提議,遊人到橋咀洲必須注意潮汐漲退的時間,尤其是獨自前往的人士。遇上退潮的時間,海上會冒起一道「海面步道」,把橋咀洲與相鄰的橋頭島連接起來。這種有趣的海岸地形,是因為海浪把沙石帶到靠近島嶼的邊沿,慢慢沉積後形成一個由礫石鋪成的「連島沙洲」。此外,橋咀洲的流紋岩亦值得一看,那是高矽質的淺色火山岩,內含非常細小的礦物顆粒,那些熔岩流動的紋理,正正就是當年火山噴發、岩漿流動的證據。

本地生對地質不感興趣

導賞員是自由職業,即使是全職導賞員,也沒有穩定的底薪,支持Erik以全職形式幹下去的,是比熔岩還要熾熱的熱枕。

Erik帶團的對象包括一些學校團體,曾經遇上一位成績很好的地理科學生,在參加地質實地考察時問:「這次考察不計分,我為什麼還要聽講解?」 Erik坦言,以往帶學生考察團的經驗告訴他,香港學生對地理的熱誠不大,即使是修讀地理科的學生,他們對地質的興趣,遠比那些踴躍發問、充滿好奇的公眾團參加者為低。

這令他回想求學年代,慶幸遇上一位很好的地理科教師,不斷帶他們外出考察。由於Erik並非本科出身,因此除了要廣讀地質資料,入行後也積極跟隨一位香港學者,請教和吸收地質資訊,就像要補回當年課堂裏流失的光陰,他更把這位敬重的學者前輩,視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一位良師。真正當上地質導賞員後,他仍需不斷進修,完成了美國大學的相關證書課程。當年那位最年輕的全職生態導賞員,在十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是不少同行的前輩。

Erik覺得香港學生對本地地質興趣不大,但公眾團的反應卻相對積極。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