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活用灣仔綠屋 活動設計總監:不需限晝夜
新一年,規劃新開始,只要發揮創意,本港不少公共地方也可不分晝夜「地盡其用」。其中,市建局在灣仔的保育項目「茂蘿街7號」,地面約380平方米的公共休憩空間,上月即由香港設計中心「小試牛刀」夥拍多個團體,一口氣連辦10個活動,由日出瑜伽、下午論壇到晚上辦音樂會,務求該處24小時也「為人所用」。負責策劃的一口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梅詩華說,期盼附近居民及團體也懂來享用這地方,令這地跟社區連為一體。
綠屋為戰前古蹟
「茂蘿街7號」由十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興建於1910年代)組成,又被稱為「綠屋」,曾活化改為「動漫基地」,作為動漫作品展出場地。據市建局發言人,該處是市建局首個純保育活化項目,於2005年開展,去年8月由市建局自行營運及管理, 改名「茂蘿街7號」。該處地面公共休憩空間亦可供不同團體經網頁申請,舉辦非商業或慈善活動,過去一年便有21項相關活動舉行。
社區空間活動的多種可能性
一塊鬧市內的空地用途可以有多少種?未來一年可以如何使用?未必每名市民或團體想像得到。不過,上月剛舉辦完「#dd創玩24」,連續24小時社區活動,負責策劃梅詩華建議,可以由藝術品入手,當時她們便放置由多個「#」組成、既可作枱又可作椅的多功能藝術裝置,旋即吸引好奇的大人跟小孩前來研究一番,「有些小孩直接當枱做功課」,融入居民的生活。她們更籌劃能否今年三月將這裝置重設在這空間。
當藝術品吸睛,吸引居民踏進來那一刻,這空間便開始跟居民扣連。梅詩華說,這類空間該為區內居民用得最多,但附近居民未必個個知道可以進來享用,當他們知道「原來入得嚟」,心裡多高興。部分街坊更希望日後可以來這裡晨運。
時間非限制因由
活動也不需限時限刻,晨曦日出時份,灣仔區內長者早也出動晨運。於日出時舉辦瑜伽運動,拉拉筋,也可吸引一眾長者們。數到最受歡迎,梅詩華笑說,倒是晚上舉行音樂會,年輕歌手翻唱經典懷舊曲,除了聚集過百名街坊,「看到附近舊樓住戶都忽然把窗打開,讓歌聲透進來」。她認為,一個社區空間不可跟附近居民割裂,需按該區喜好,吸引他們前來,讓他們使用這地方,才是真正的社區空間。
社區空間近日亦成關注土地團體及機構的新詞彙。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早前在網誌中表示,推出一站式的社區空間網上平台(https://ura-vb.org.hk/),供市民了解坊間正在舉辦的公眾活動詳情,更可透過這平台報名參與,希望讓活化項目融入社區,加入社區共享元素,讓地區不同團體受惠。
結合社區、 公共空間 、地區網絡
除「茂蘿街7號」,位於中環中心地下,約2,600平方米「H6 CONET」,亦為市建局另一社區空間。按市建局表示,CONET 是取自Community(社區)、Open space(公共空間)及 NETwork(網絡)三組字,代表一個可強化社區網絡的共享空間。皆因過去前土地發展公司時代,將該處地下劃作為「政府、團體或社區」(GIC)用途,由多個社會服務團體租用作辦公室,不過去年市建局將其翻新成現時的社區空間,供舉辦展覽、音樂、藝術等多元活動場地,每日訪客人流近8,000人次。
團體:望社區為本
灣仔區議員李文龍表示,過去「茂蘿街7號」作為「動漫基地」,對附近街坊未必吸引,可以「用得着」,現由市建局管理,望增加不同社區用途。「拓展公共空間」總監單懷亮表示,社區空間未有既定概念,但泛指是一些地方,可促進當區居民的社區網絡,回應社區需要,認為市建局除被動地開放予公眾及團體申請舉行活動,亦要主動地利用空間去營造社區。他指,市建局剛在大半年前才自行管理「茂蘿街7號」,望多與居民互動,找到最適合當區的運作模式。
「茂蘿街7號」小資料
目前用途:藝術文化展覽場地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
落成年份:1910年代
建築物簡介:十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混合中西風格的典型廣東式建築,經活化保留露臺、法式窗戶、欄杆和木樓梯等。
設施:總樓面面積約2,400平方米,其中約300平方公尺的休閒空間、商店和餐飲設施。
歷史:該地段的業權原先由美國公司Burrows and Sons及Lawrence Mallory擁有。約1905年,香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擁有該地段業權,並在1910年代在該地興建10幢樓宇。後來成市區重建局活化保育項目,在2013年委聘香港藝術中心管理作動漫基地,至2018年8月改由市建局自行營運及管理並改名為「茂蘿街7號」。
*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標準
資料來源:旅發局及市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