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體現香港創新精神 冰廳摺出144層酥皮 遊客明星捧場
融會外來文化的地道食物,對香港人來說不會陌生,瑞士雞翼、港式三文治、絲襪奶茶和菠蘿油等,都是融合外來文化發展出來。不得不提的有蛋撻,不僅因為它明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而且它在港受歡迎程度,完美示範「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特色。甜度適中的蛋漿,配上過百層香脆鬆化的酥皮,或是外脆內軟、口感極佳的曲奇皮,不論三歲到八十歲都對它為之情有獨鍾。
在旺角開業40多年的金華冰廳,以菠蘿油、蛋撻馳名,不少遊客更慕名而來,一嘗地道的港式美味。老闆娘陳太向記者表示,蛋撻的歷史久遠,早在冰室開業前已經在香港盛行,起源難以稽考,但她卻道出這種美食的文化融會特色:「酥餅是中式的,用摺疊方式做。比較之下,曲奇皮就簡單得多,一混合就可以。」
啟發自上世紀英式Custard Tart
的確,蛋撻的起源很早,亦經過多番從形狀到大小的改良和變化,要追本溯源變得很困難,但較為合理的說法是,上世紀20年代廣東人受到英式的「Custard Tart」啟發而炮製出來的創意食品,經港人改良後,成為獨特的「港式蛋撻」。
蛋撻能夠在香港發揚光大,成為其中一個充分代表香港的美食,很大程度是因為香港人能兼容並蓄中西不同文化,並發展出具有香港特色的產物。一個細小的蛋撻,能夠展現香港文化大熔爐的特色,真可謂「以小見大」。
港式口味 老少咸宜馳名海外
由原來較甜的英式「Custard Tart」,發展出適合香港人口味的蛋漿,並由原本欠缺香脆口感的牛油皮,發展出兩種口感各異的曲奇皮和酥皮,都充分體現一種文化交融的過程。隨着時代變遷,加上香港人的創新、改良精神,令這份香港口味變得更多元化,創作出多種非一般的口味,做到百花齊放。蛋撻能夠多年歷久不衰,箇中原因不難明白。
上一代香港人對蛋撻的情懷夾雜着一定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因素,面對戰後人口暴增、民生困苦的環境,傳統蛋撻只是由低筋麵粉、牛油、砂糖、淡奶製成撻皮,加上由雞蛋、淡奶、砂糖、清水製成的蛋漿,全部都是低下階層可以負擔的,加上材料隨處可買,又能大批量製造。對當時大部分貧窮的香港人而言,蛋撻算是當中價廉物美的一種食品。
售賣蛋撻的地方由草根的茶餐廳到高級的西餐廳都有,價錢任君選擇。對勞苦的打工階層而言,一件新鮮出爐蛋撻,就是辛勞過後稍作偷閒的可口美點,也迎合港人「抵食夾大件」心態。
當然,它亦吸引了小朋友以至海外遊客,香港旅發局曾於 2009 年舉行「最具香港飲食文化的地道食品」選舉,參加的13 多萬名小學生選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地道食品,當中包括蛋撻在內,可見欣賞蛋撻的年齡層面廣。
難怪它能成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至愛,在任時也特意光顧購買,並即席品嘗,更曾於 2008年返港進行簽書會時笑稱,出書是他為到香港吃蛋撻的理由,可見蛋撻的吸引力真的非同凡響。
用心製作 做皮「摺衫」144層
香港人熱愛蛋撻的程度,可以從金華冰廳看出端倪。由早到晚整整12個小時,冰室會視乎需要,推出一盤又一盤新鮮出爐蛋撻,陳太說:「賣太多,我們自己也沒有計算過。」
有28年製作蛋撻經驗的大廚盛師傅,帶記者進入製作蛋撻的工場,一窺箇中奧秘。原來做蛋撻要先做油皮再做水皮,雪藏兩天待它變硬,混合後摺疊,第一次左右摺向中間,稱為「摺衫」,搓勻後第二次及第三次摺四層,最後再摺三層,一共144層。 其親手製作的蛋撻有不少名人捧場,劉德華、譚詠麟、蘇玉華等也曾一嘗滋味,他自豪地說:「我們的有144層,口感特別鬆化。蛋用美國的,奶用黑白奶,淡忌廉入口的,外面的店舖很少會這樣。」
陳太表示,光顧的客人約有四成是遊客,不少東南亞旅客更特意前來親嘗地道的港式滋味,蛋撻當然是其中一種不可錯過的美食代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