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達人】走遍全港公屋 拍下屋邨風貌 記錄生活的微妙變化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全港約三分一人口住在公屋,每區看來尋常的景象,卻深深吸引梁瑋鑫(William),他走遍260條現有及已拆屋邨,20年來收藏了20萬張公屋照片。
他在社交媒體上設立《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專頁,深得各界關注。張張舊照片,攝下當刻的人文風景,也見證屋邨建築大小變遷對生活形態的影響。
(攝影:陳焯煇﹑受訪者提供)

1990年代,念初中的他翻閱地圖,拿着父親的「傻瓜機」獨自搜尋屋邨。讀報得知一批公屋要拆,他便剪下報紙上的列表,感到有些東西要消失了,便去拍照記錄,自此愈拍愈多。小時候跟父親乘車,他會問父親經過的地方是什麼屋邨。

「小學時有一科叫社會科,書本上有公屋圖片,我都會剪下來收藏。」
梁瑋鑫(William)
William 兒時愛在沙角邨遊樂場流連,圖中迷宮及滑梯已拆。(受訪者提供)
William 拍攝時特別留意建築跟人的關係。圖為彩虹邨。(受訪者提供)

公屋裏的自由空間

William對公屋有情意結,但他原來從未正式住過公屋。他小時候住在沙田居屋愉城苑的10樓,往窗外看,便望見對面的沙角邨。他鍾情公共屋邨,全因為能自由使用的空間,從不像私樓般拒絕非住客。

那時候,居屋配套不足,要踩單車、去公園、遊樂場,他都會到沙角邨:「那裏有個大公園,有個迷宮及長滑梯,現在都拆了。」那時候的沙田對小朋友來說娛樂不多,所有玩樂都在公屋尋。後來,遊樂場也成為他拍攝的常客,其中一張集合全港不同款式鐵製木馬的照片,成為一時熱話。

公屋情意結 成為民間紀錄者

William 每星期都會到訪不同屋邨拍照。

William覺得私樓密度高,用盡地積比,對比之下舊屋邨特別多剩餘空間予人使用:「以前公屋的電梯大堂都很寬敞,有家庭主婦會在大堂用衣車。有些公屋也會每層預留空間,沒特定用途,居民會用來打麻雀﹑踢足球。我會在走廊與大堂間空了的那幾十呎砌模型及噴油。」這類「無用」之地卻在新式屋邨漸漸少見。

9歲時,他跟家人搬到觀塘的私人樓,但他跟公屋的緣分並沒就此斷絕:「那時候,我們逢星期六便會到外婆家住一晚。她住在慈雲山的徙置大廈,不是每層都有電梯到達。有人在走廊呼喊:『砵仔糕、豆腐花』,又有人磨刀……這些小食及服務,在自己家前便能買到,私人樓卻沒有。」

房屋署在1998年開始在公屋安裝全面保安系統,包括在大廈正門、側門及樓梯加裝鐵閘及密碼鎖,增設對講機及閉路電視,那些走廊裏尋生計,既熟悉又陌生的個體戶,在屋邨保安系統提升後,通通被拒諸門外了。從前,小食及服務能信手拈來,足不出戶。William說:「以前的公屋每條邨都有商店,後來的屋邨卻是幾條邨才有一個商場。1980、90年代的公屋規劃較完善,新屋邨都沒有濕貨街市。以前的設計考量及心思較多,現在卻是標準化。」天水圍及將軍澳,正是幾個屋邨共用一個商場。

相片說公屋演變

彩雲商場2012年未翻新前,有一條迴旋斜道,中間建有滑梯。(受訪者提供)

領展入主屋邨後,更為屋邨生態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將街市改建做商場﹑將商場翻新「升級」,商店連鎖化,這些眾人皆知。William提着相機,卻發現其他改變,微小,卻足道。

彩雲商場原有一條迴旋斜道,供行人從地下走上一樓。翻新後,斜道拆走,變為平地,他認為這是為了方便作展銷場。電梯則建在居民稱人流少的遠處。William將商場翻新前後的圖片在網上發布,引來網民關注及分享。居民除了控訴商場失去原有的特色,其設計也令長者及輪椅使用者不便 。William紀錄了竹園及美林商場的演變:「領展是上市公司,翻新商場為物業增值無可厚非,只是往往以一式一樣的設計翻新多個商場,令原本的建築特色消失。」

政府宣布華富邨將重建,或許這種中空四邊形設計的公屋將成歷史。(受訪者提供)

自製公屋平面圖 單位愈來愈小

2014年尾,William發布一張比較過去數十年公屋五人單位的平面圖,發現自千禧年後,單位面積不斷縮小,由1994年落成的厚德邨43.2平方米,減少至2014年落成的葵聯邨37平方米。次年四月,白田邨重建後面積縮小成為媒體關注的議題。

今年3月,他又發布20年間標準設計居屋演變圖並解說,有媒體直接轉載報道。原來,William自2001年起因為興趣而收集各種公共類型的平面圖及設計圖。無心插柳,在日後卻成為古今對比的好素材。

William 兒時住在沙角邨對面。雖已遷到東涌,仍不時會回來光顧大牌檔。

除了沙頭角邨外,全港的屋邨他都已去過,有些去過幾十次也不厭,比如他最喜歡的葵盛西邨:「它依山而建,富層次感。每次去都能發現到新的角度去拍攝。」

在他的專頁內,每每能看到很多屋邨小人物的圖片,毫不起眼的小設施,或尋常不過的晾衫情況,在他眼內都是可愛的風景。

邨民善用大廈環境辦的自發活動,令最令他印象深刻。「有次經過華富邨,看到居民把大廈的天井佈置成盂蘭勝會的活動場地,放置一個3層樓高的紙製鬼王及大量手製紙品裝飾,傾談下知道盂蘭勝會由籌募經費至場地佈置,都是互助委員會及街坊合力協辦的。」

他特別着迷於公屋的晾衫景象,他形容走廊或窗口佈滿不同衣服和被鋪的「盛況」為「萬國風情畫」,是在香港高密度住宅下的獨有生活面貌。居民善用空間晾衫,是住私樓的他嚮往不來的:「試過窗外晾被,被管理員勸退,說影響樓宇景觀,又製造(下墜)危險。」不過,隨着房署公佈更換「三支香」插筒式晾衣裝置,這種風景將會逐漸消失。

尋常屋邨裏 發現人文風景

隨着本土保育意識增強,官方紀錄亦漸見豐富,但William認為,官方的紀錄欠缺組織及連貫性:「房署辦過一個叫『光影樓情』的活動,介紹快將消失的屋邨,但多數聚焦於籌劃興建到落成入伙、高官探訪活動,一跳便跳到拆卸前的歲月風貌。中間數十年的演變沒太多記載。」

William相信,日復日、年復年的紀錄蘊含重大意義:「每個年代人和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才會不斷拍攝,記錄平淡下的變化。希望持續的拍攝能記錄一段長時間內的演變,將來回看時可從一些微細的變化,反映到每個時期的建築及生活文化。」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