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有個沒有交通燈的城市 當地揸車「響安」是不文明行為!?

撰文:梁奕朗
出版:更新:

每到放工時間,滿街砵砵聲大概是常識,但在尼泊爾,手痕砵一砵隨時蒸發你荷包的錢。當地政府設立汽車響安罰款,稱響安是「不文明行為」,禁令是為了向全世界展示尼泊爾的「文明程度」。

「響安是不文明行為的標誌,我們想向全世界展示加德滿都人是多麼文明。」交通警首長Mingmar Lama說。

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汽車響安的噪音污染一直困擾當地居民。今年4月,政府設立罰則禁止司機響安,坊間普遍認為禁令只是殺雞儆猴,風頭過後誰也不會當一回事。但禁令實施至今已半年,加德滿都的馬路仍是一片寧靜。

政府說這都歸功於與持份者的諮詢政策。Mingmar Lama把政策的成功歸功於彈性執行與宣傳活動:「這單純是市民願意改變;政府不用花費或投資什麼金錢。」政策研究者Surya Raj Acharya亦指響安並非什麼根深柢固的習性,並指八成的響安屬非必要,大多是司機宣洩不滿之用。

為解決噪音問題,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政府,於今年4月,設立罰則禁止司機響安。(圖片來源:衛報)

但公民素質看來並非那樣高尚。根據衛報,自政策上台以來政府已發出超過11,000張罰單,而單次罰款佔的士司機每日收入三成,約500盧比(約60港元)。Krishna Gopal Maharjan是一名的士司機,對禁令不滿:「在尼泊爾的馬路上不只有車,每日還有狗、牛什至拖拉機橫過馬路,駕駛時其實我們很需要響安。」而事實上,司機為閃避流浪牛釀成多次交通意外及道路擠塞,皆因在尼泊爾,牛被視為神聖的動物,若意外撞斃牛隻最高將判監12個月,刑罰比響安嚴重得多。

而即使如今加德滿都路面看似平靜,但實際上路面情況依舊混亂。舊式汽車、巴士排放黑煙、馬路拆了又建,規劃混亂;而交通警則嘗試在這沒有交通燈的城市維持秩序。

政策研究者Acharya對禁令並不樂觀:「當經濟還在慢慢發展、人們普遍貧困,增加平民的經濟負擔並不會帶來什麼。」

(資料來源: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