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區另類玩法】睇芒草不止大東山 旺角也有隱世黃金草原?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十月將至,近年每逢入秋時份,到大東山觀賞芒草的人蜂湧而至。但原來現時人車一樣擠擁、假日路經亦不宜久留的旺角,也曾是漫山芒草之地,更因此被賦予「芒角」一名。只是那時這裏在港人眼中,僅是一片不毛之地,縱有一片黃金海,也沒有人爭相來朝聖。
由「芒角」到「旺角」
根據1860年簽署的《北京條約》所附帶的地圖顯示,旺角一帶當時還是一片荒涼,「此一帶皆係高山,乃不毛之地」幾個大字,印在屬於旺角一帶的範圍。
香港史學會執行總監鄧家宙博士指出,開埠初期,旺角一帶還是無人的荒地,一片山頭上原本長滿芒草。而現時大角咀對出的位置,地形甚似一個角狀,故得名「芒角」。《九龍海岸線》一書中亦有提及「芒角」由來,並指英國於1860年佔領九龍半島後,當時芒角的海岸線約於上海街位置。
書中亦有引述1925年的《香港華字日報》指出,旺角區當時未租出的空置大廈逾800層,可見當時旺角尚未被大肆發展。直至1968年,油麻地站方被正名為「旺角車站」,這也是旺角發展漸趨蓬勃的象徵。鄧家宙解釋,當時香港的發展由中環開始推展,直至中環地方不夠用,才一直向尖沙咀、旺角等方向推移。
染布房、通菜與西洋菜 與香港發展史相關
而現時於旺角幾條主要街道的名稱由來,也記載着香港某段時間的發展。鄧家宙解釋,於1860年代,旺角還是大片的農地,市民在這一帶從事耕種活動。直至1920年代,政府開始在旺角一帶拓展道路。
由於界限街至登打士街一帶曾有農田種菜,所以街道亦以蔬菜命名,如通菜街、西洋菜街等。亦有公司早於戰前已在旺角設立染布廠,故部分街道便被命名作染布房街、洗衣街;工廠外的街道上,更會掛滿一塊塊染好的布,讓布料們被天然曬乾、隨風飄動,所以那一帶便有黑布街、白布街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