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成人復康應用ICF助殘疾社群重拾幸福感
怕麻煩別人、身體機能減退、對未知的恐懼可能是部份殘疾人士不敢再對生活有所追求並逐漸淡出社會原因之一。為進一步幫助他們重拾生活樂趣和幸福感,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成人復康致力研究並應用由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之「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日前喜晴計劃家居照顧服務(下稱喜晴)更主辦《「跨越邊界‧幸福無限」從研究至實務經驗:ICF核心集應用研討會》¹,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及超過300名業界同工共同探討相關臨床實踐的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
喜見本地社福機構應用ICF助殘疾人士提升幸福感
喜晴為專業團隊提供有系統的ICF培訓,更在專家及顧問的同行下開啟了為期18個月實證為本的研究歷程。研討會當日除發佈跨專業介入研究成果外,亦盼望與業界分享相關的個案及實務經驗。
活動獲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梁綺莉女士擔任主禮嘉賓。梁女士致辭時表示:「喜見楊震將ICF應用於復康服務的服務設計及個案管理中,並在轄下多個復康單位積極推動應用ICF,期待能促進整個業界能廣泛應用ICF,做到真正以人為本。」
復康自主 跨專業團隊制訂個人化介入手法
除了從身體功能作評估,ICF強調健康狀況亦與不同範疇互相影響,需將殘疾人士的日常挑戰、可用資源、心理健康、環境限制、參與能力等因素一併評估,從而制訂個人化的介入手法。
喜晴一直以推動「復康人生由自己主導」的宗旨,因此積極應用ICF於臨床實務,從服務使用者的角度找出有助其改變的契機及突破點,使其重啟生活動機及目標。同時設立由至少40名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和護士所組成的跨專業服務團隊,提供從家居環境、輔助器具、身體功能訓練、情緒輔導、前線支援等一系列綜合到戶服務,並為家屬及照顧者提供訓練,促進服務使用者提升家居及生活參與,改善自我形象,建構自主且精彩的復康計劃。
制訂業界首個專屬家居照顧服務ICF中風核心集及開發ICF電子平台
由於ICF編碼總數多達1400個,因此喜晴希望能為家居照顧服務制訂專屬的核心集,以回應居於社區的中風人士及獨特服務性質的需要。研討會請來ICF學術顧問楊志強博士作講者,楊博士分享: 「ICF編碼有不同的組成部分、要素及層次。楊震這次所編訂的《專屬家居照顧服務ICF中風核心集》,可有助便利使用,亦更為精確且不失全面地為服務使用者評估特定健康狀況。」
為配合跨專業團隊工作及到戶服務性質,計劃亦開發ICF線上電子工作平台,讓同工能夠跨越時地限制,記錄及靈活處理重要資料。透過特定系統,資料亦可更立體及全面呈現服務使用者的最新情況,促進團隊及服務使用者掌握復康進度,加強彼此溝通協作,提升服務成效。
楊震「社會服務實驗室」應用ICF成效顯著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一直秉承「社會服務實驗室」的使命,早於2022年舉辦「晴‧願你有Say—ICF復康人生線上分享會」,分享以實證為本的方式訂立緊貼服務使用者實際需要的服務。其中「跨專業防跌計劃」更是以ICF框架為共同溝通思維,幫助高跌倒風險且於過去一年曾跌倒的服務使用者有效減少跌倒次數,改善平衡。參加者更分享與團隊共同訂立個人化復康計劃為他們生命帶來深刻的體會與感受。楊震將進一步回應服務使用者需要,與服務使用者通過應用ICF一起重設生命軌跡。
如有興趣了解喜晴更多,並閱讀「《跨越邊界‧幸福無限》從研究至實務經驗:ICF核心集應用成果集」及「Viva人生:與復康工作員實踐愛幸福之旅」兩本於研討會一同發佈有關在服務中應用ICF的書藉,歡迎瀏覽:https://www.yangkhcs.org/
《Viva人生:與復康工作員實踐愛幸福之旅》下載網址
¹ 研討會由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牽晴計劃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綜合支援服務計劃及深水埗區晉晴支援服務中心協辦。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