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保政策落後 廢物回收成本高欠誘因 業界:唯有送去堆填
香港人每日平均掉棄1.36公斤的家居廢物,比東京及首爾居民分別高出1.8及1.4倍;可是,縱觀亞洲其他主要城市的廢物管理,香港要堆填的垃圾仍有52%,而新加坡及韓國分別僅得1%及19%的廢物送往堆填區。源頭減廢、回收早已不是新鮮事,為何香港於垃圾處理方面如此落後﹖
黃頴灝於2013年成立公司,從事環保物料的國際貿易,以及協助本地企業回收貨物。當中處理外國的塑膠超過90%,而本地的僅佔2%。黃頴灝並非「崇洋」,只是難以收集本地的塑膠。「香港根本冇得做(塑膠),碧瑤(清潔公司)的成效也低。可能一個月只有10噸內,但外國的回收場每個月可做到1000噸。」我們把頭探進垃圾桶看看,也不難發現塑膠產品;只是政府多年來的政策難以支援業界回收塑膠。
欠政策推動 人工高、利潤低冇人肯回收
據2014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平均每日於堆填區的廢塑料高達1,303公噸,僅次於廚餘或園林廢物。我們從小就學習「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香港超過8成的居住地方設有回收箱,但回收的數字仍然低迷。黃頴灝分析現時減廢效率低的主因源於政策缺乏「生產者責任制」以及堆填稅過於便宜。現時堆填區費用為每公噸200元,黃頴灝說英國的堆填區費用高達85英鎊,即港幣850元。「這完全是商業行為,當堆填的費用那麼便宜,為何還要額外花錢回收?人工、地價高,利潤低,變相冇人會願意做。」
此外,他提到北歐早已訂立法例,若售價6元的可樂,顧客要承擔多2.5元的「按樽費」,鼓勵顧客到超級市場回收。「我們細個都有『按樽』,這些不用教好多人都會做;我覺得香港人的回收意識不比人差,只是制度行了十多年都唔work(可行),別人做到是因為雙管齊下——政策加教育,我們是沒有政策。」
回顧香港過去20年的廢物管理的政策及措施,政府主要透過撥款,於不同界別推廣循環再造、廚餘回收,如「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社區回收網絡」等;而相關的政策則寥寥可數——1998年以優惠租金提供土地予回收業界;2008年修改條例要求住用建築物的每層均要設置垃圾及物料回收室;2009設膠袋徵費以及預計於2019年實施的垃圾徵費。
不能只談回收 應為行業增值
本港的環保政策仿似「十年難得一遇」,步伐相當緩慢。黃頴灝留意到近年國內推行多項政策管理進口廢料,如要求進口塑膠先進行清洗破碎等程序,這讓本地回收業更加寸步難行。「清洗破碎等工序在香港的成本太高,以前國內『隻眼開隻眼閉』,但如今大陸嚴打進口垃圾,現在塑膠唯有送去堆填。」中國的環保政策與本地回收業的關係猶如秤砣,黃頴灝歸咎政府缺乏遠見,沒有將行業發展成可持續的綠色產業。「現時不能只談回收,而是到底整個產業鏈如何運作,不能再依賴大陸。」
黃頴灝曾到多個地方考察,大嘆香港同為先進城市,環保政策卻如此落後。他希望年輕人能把科技及專業知識應用於環保業,提升業界的價值。「例如如何去處理膠樽,製作到更有用的物料,或者如何降低破碎清洗的成本等等,這些知識要靠年輕人才能為業界增值。」
台北推垃圾徵廢 一年減廢六成五
自1990年代起,台北市政府逐步推行減廢政策。1995年,台北的人均廢物棄置量與香港相約。自1997年實施生產者責任制後,棄置量明顯下降。而最大減幅是於2000年至2001年期間,政府推行廢物按量收費計劃,人均家戶垃圾減幅高達65%,餘下的垃圾即由焚化爐處理,需要堆填的只得2%。20年間,政府陸續實施廚餘回收、垃圾強制分類、限塑政策等,政策及教育雙管齊下減廢。
韓國以感應器傳送每戶垃圾量
韓國早於1995年推行都巿固體廢物收費,棄置量於四年間大幅減少四成。韓國政府自1998年起集中處理廚餘過剩問題,例如廚餘回收系統、堆填區廚餘禁令。2010年,韓國開始推行廚餘按量收費計劃,在各地區設置附有電腦感應的刷卡式廚餘收集桶。垃圾桶的重量感應能計算當中的重量,再把數據送至政府部門,統計每個家庭每月的垃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