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德邨以他命名 105歲公屋之父鄔勵德 房屋標準影響幾代港人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撰文:廖清怡

2015年,香港「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到倫敦工作,得悉鄔勵德仍然健在,於是親赴其家訪談,並拍攝成片。《勵德年記》甚少微觀角度探討香港殖民時期的政策,相對於條理分明的宏大歷史,生命經驗微小、駁雜,更需要倚靠另一種敘事方法來展示。

作品名為「年記」,如日常般細碎,也勾勒出鄔勵德留下的斑駁痕迹。當我們討論香港的歷史檔案正嚴重遺缺,口述歷史的影像又能否被視作歷史檔案?不管怎樣,從各種個人視點,織成複雜難言的香港故事。《勵德年記》隱隱道出的,是橫跨歷史與空間的城市版圖,以至殖民時代的房屋規劃如何演變。

前工務司鄔勵德在紀錄片《勵德年紀》細述殖民時代的故事,他參與規劃的公屋影響幾代香港人。(「城市日記」提供圖片)

童年居半山 淪陷時期囚深水埗

1912年生於香港的鄔勵德,八歲離港返英,其後曾數度往返香港與英國。他一直居住的中環半山,亦是當時大部分社會地位較高的洋人聚居之處。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以戰前的半山作場景,鄔勵德正是以這種社會名流的方式生活。

勵德於1938年返港,加入香港的義勇軍團,及後在香港守衛戰因不敵日本而成為戰俘。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對他而言,關押於深水埗戰俘營的記憶仍十分鮮明。日治時期或許未對香港往後的規劃起很大的影響。不過,鄔勵德從半山到深水埗的地域經驗,正深埋他日後對公共房屋的人文意識。

石硤尾邨屬香港最早興建的公共屋邨,1973年首次由徙置大廈演翻新改建,但在2006年清拆重建。(Getty Images / 視覺中國)

戰後香港,人口急增,勵德在片中說到,早期殖民地政府一直未有介入公共房屋的規劃。直至1953年,一場石硤尾大火,政府不得不建立徙置大廈。據勵德介紹,由建築師George Norton設計的徙置大廈,天台可作學校,中間樓層亦建有遊樂場。每戶只佔120呎,無獨立的廁所與廚房。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指出,徙置大廈如同某種「resettlement housing」。「徙置大廈早年的居住條件不太合理,例如面積小、通風欠佳等。政府亦形容為『次級』房屋。這類居所主要安置災民,其後亦會安頓因政府收地而需遷居的木屋居民。徙置大廈融合公屋規劃,是直至麥理浩時代(1971-1982年)才開始。」他舉例,由徙置大廈演變而來的石硤尾邨在1973年首次翻新改建,將兩個細小單位打通成一個單位,並加入獨立廁所。

葉蔭聰表示,「公共房屋」概念在1970、80年代才正式成立。「徙置區或徙置大廈落成後數年,政府才開始興建少量公共房屋,如現已拆卸的北角邨。當時這些公共房屋條件較好,名字亦叫作『Big Housing』。」1957年,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香港房屋委員會前身)興建的首個廉租屋北角邨落成。這種公屋概念背後的重要推手,正是鄔勵德。談到徙置大廈的居住環境,鄔勵德在片中直道:「人住在如此環境是十分可恥。」他推動的公共房屋符合基本居住條件,如具備獨立廁所,玻璃窗亦改成木製窗簾,著名的「勵德原則」(Wright Principal)亦由此訂立。

早期有不少志願建屋團體參與本地的公共房屋規劃,參與興建大坑西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黃永俊攝)

倡公屋設獨立廚廁 基層生活有尊嚴

「勵德原則」不僅改善了住戶的生活環境,更為本地公共房屋定下雛型。葉蔭聰表示「勵德原則」的重要性在於「以這標準大量興建房屋,並重建翻新原有的徙置大廈。」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在1951年於深水埗興建的上李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屋邨,設有獨立的廁所與廚房。鄔勵德亦曾在片中多次談到房協,當時戰後政府漠視公共房屋規劃,最終由聖公會何明華促成非官方的獨立機構房協,擔起興建公共房屋的責任。房協亦是首個採取「勵德原則」興建房屋的機構,落實了一套對房屋的標準概念。

除了房協,早期亦有不少志願建屋團體參與本地的公共房屋規劃,如興建模範邨的香港模範屋宇會,以及參與興建大坑西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早期殖民治下的香港,不同公共領域亦出現如像東華三院與保良局等改善民生的非官方機構或組織,以補足殖民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及建設。這種「協作式」統治,亦可謂殖民語境下的利益勾結與捆綁。一方面機構能替政府穩定民生統治,另一方面亦能累積社會資本與影響力。

房協在深水埗興建的上李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屋邨,設有獨立的廁所與廚房。(房協網頁圖片)

在英殖時期的香港,公共房屋的規劃不斷演變。麥理浩時代,從殖民政府冷待的姿態,改為大舉興建公共房屋,並發展新市鎮。葉蔭聰分析,麥理浩如此大規模發展公共房屋是很特殊的。他推行的十年建屋計劃,將數個涉及興建公共房屋的部門重組成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並於1973年正式成為法定機構。

直至1975年,英國戴卓爾夫人帶領的右翼政府上台,認為香港「做得太多」,用作房屋的資源比例遠超英國當地。因此房委會需自負盈虧,埋下領展的伏線。另一方面,房委會亦控制公共房屋的發展規模,早期的新市鎮如沙田與後期建設的新市鎮如天水圍已大相逕庭。

回看鄔勵德,深感一位英國白人殖民官,在香港歷史上確立了獨特位置。他在1973年退休前一直擔任公職,除了工務司外,亦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曾參與設計已清拆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殖民時代遺下的建築逐漸消逝,我們是否正經歷所謂「後殖民」時期?鄔勵德退休後馬上回英,知所進退。多年後,他回憶香港的生活經驗仍歷歷在目。以他命名的勵德邨以至房屋標準仍屹立不倒。

105歲的鄔勵德留在香港的不只「勵德邨」這個名字,還有「勵德原則」這個房屋標準。(黃永俊攝)

上文節錄自第79期《香港01》周報(2017年9月25日),原文題為〈鄔勵德的公屋編年史〉,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2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