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年獲資助大學內地生達1.6萬 佔非本地生75% 9126人留港就業
港府近年推出多項政策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指,教資會資助課程非本地學生人數持續增加,2022/23學年達21,709人,佔總就學人數比例升至21.2%。非本地學生中,內地學生比例升至約75%,來自其他地區的學生比例則相應減少至25%。至於國際學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在5年間下降近一成,更有部分學校的本地學生比例超出教育局要求。
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於2024/25學年起,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40%。而《數據透視》指,修讀教資會資助大學課程的非本地生學生人數由2016/17學年的16,469人,增至2022/23學年的21,709人,7年間增幅達31.7%;他們佔資助課程總就學人數的比例由16.5%升至21.1%。
分析非本地學生的原居地,來自內地的學生佔非本地學生的比例於2016/17學年至2022/23學年維持在七成左右,同期人數年均增長亦達5.1%。
《施政報告》提出,由今年11月起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提升畢業後留港發展的意欲,有關安排將試行兩年,受惠學生超過35,000人。而數據亦顯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及回港就業安排自2008年推出以來,申請宗數持續上升至2018年後的逾萬宗,僅在疫情期間短暫下跌。2022年相關申請達10,391宗,其中9,126宗申請來自內地居民,按年增49.5%。
文件亦提到,本地國際學校近年日益受到香港家長歡迎,2018/19學年至2022/23學年期間,國際學校的本地學生比例由24.5%增至34.1%,而非本地學生比例卻由75.5%降至65.9%。文件指出,本地學生比例上升正為國際學校帶來挑戰,因為非本地學生比例如未達標準,可視作違規。而教育局今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列出,2022/23學年至少有4間國際學校未能符合教育局收生比例要求。
越來越多學校提供國際文憑課程(IB),香港現時有71間國際文憑學校,其中38間提供大學預科課程;而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的考生人數計算,香港於2022/23學年全球排名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