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錄5300宗破產 2原因疫下未飆升 被騙至破產比例急增12倍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近年網上及電話詐騙猖獗,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指出,破產個案中「被詐騙」比例由2017年的0.3%升至2022年的4%,急增逾12倍。至於新冠疫情下經濟雖受重挫,但因金融機構加強信貨風險管理,加上政府推出紓困措施,破產案未見明顯增加,2022年全年頒布5,300宗破產令。
文件回顧1997年至2022年各年的破產令頒布情況,2002年及2003年破產數目達到高峰,每年均有逾2萬宗。其中2022年破產個案上升,主要是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當時消費信貸日趨普及所導致。
至於在新冠疫情期間,破產個案則未有隨經濟低迷及失業率上升而明顯增加。文件指出,這可能與金融機構加強對消費者信貸的風險管理,以及紓困措施起到一定緩衝效應有關。
資料顯示,展開破產程序最常見原因是「收入未能應付基本開支」(49%),其次為「失業」(27%)。值得留意的是,因「被欺詐」而申請破產的個案比例由2017年的0.3%,升至2022年的4%,與本港近年詐騙案件上升的趨勢一致。
疫情下基層市民深受影響,2022年破產個案中約66%為男性,85%報稱沒有收入或月入2萬元或以下。同時破產人的負債額一般較低,70%個案負債60萬元或以下,負債超過100萬港元僅佔15%。
比較破產人的年齡分布,31至50歲人士佔所有破產人的48%,比重較相同年齡組別於整體成年人口中的相關比例(35%)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文件解釋,處於這個年齡層的人士大多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並需承擔家庭開支,當他們失業、遇到經濟困難時,或較大機會被債務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