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跑贏通脹|住屋佔家庭開支40年間暴升 $100支出$40用於住屋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近期不少食品、日常用品均明顯加價,不過最新5月物價指數僅按年升1.2%,與市民感覺差距甚大。原因之一是現時指數中權重比例最大的住屋價格稍跌,雖然食品價格上升明顯,但各項目經加權計算後,得出相對溫和的通脹率。
翻查統計處資料,1980年代本港住屋開支佔物價指數權重僅約15.1%-17.8%,可理解為當時一般家庭每100元開支中,僅約15.1-17.8元用於住屋,而這個比例至今已升至超過40%,即100元支出中有40元用於住屋,市民可用於其他用途的支出選擇變相減少。以下回顧本港家庭開支構成多年變化,以及樓價過山車的歷史數據。

本港最新5月物價指數僅按年升1.2%,升幅相對溫和。算式上現時權重比例高逾4成的住屋價格按年下跌0.5%,而價格上升的項目中,除了食品物價指數食品佔比超過2成,雜項服務佔比超過1成外,其餘項目所佔權數均相對小,導致經加權計算後的整物價指數上升幅較小。

現行物價指數下各類消費的權數每5年會按「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更新一次。翻查資料,1980年代初本港住屋開支於消費物價中的權數約15.05%(於當年的甲類指數中權數)至17.77%(於當年的乙類指數中權數),可理解為本港家庭每100元開支中,便有約15-17元用於住屋。

這個比例自1990年代起急速攀升,至2001年升至29.9%,僅於2006年稍跌0.7個百分點至29.17%,其後升勢難擋,至2021年最近一次更新已飆升至40.25%,即1個家庭每花100元,便有逾40元用於住屋,是80年初水平約2.6倍(註:與當年甲類物價指數構成比較,下同),這亦意味著市民可用於其他用途的支出選擇減少。

同期,權重有所提升項目還有交通、雜項服務(包括教育、醫療、娛樂等開支),分別微升0.9及3.54個百分點。至於食品開支權重就大跌逾18個百分點,另外衣履、耐用物品亦分別跌超過2個百分點。

住屋開支比例大增,皆因本港樓價雖有起跌但仍「長升長有」,1980年至2021年期間本港樓價指數大升超過18倍。翻查80年代初期報章樓盤廣告,主要屋苑如黃埔花園,於1985年開售時,460多呎單位當時價格由28餘萬元起,稱付一成首期可分20年期供款,月供為2,000多元,同年報紙刊登聘請看更廣告,工作10小時月薪為1950元,即基層家庭夫婦如果省吃儉用,或已可以購買黃埔花園新樓。時至2022年,同類面積的單位售價已升至約680多萬元,較當年上升超過20倍,以一成首期、利息3%分20年供款,月供約3.4萬元,中產家庭亦未必能負擔。

1985年報紙刊登聘請看更廣告,工作10小時月薪為1950元。(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截圖)

🔽🔽1980年代報章樓盤廣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