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創科比併 香港研發開支佔GDP比例排尾二 呢方面數據領先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創科,並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但數據顯示,本港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排於11個大灣區城市的尾二。另一邊廂,深圳研發活動總開支佔GDP比率已超越德國、日本和南韓等地。不過香港仍有一項數據冠絕大灣區。
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科創合作關係。據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大灣區城市近年不斷增加對研發的投資,其中深圳最為積極,2020年於研發活動總開支佔GDP5%以上,比率上超過德國(3.1%)、日本(3.6%)和南韓(4.6%)等已發展經濟體。至於本港同期研發開支僅佔GDP的0.99%﹐排名尾二。
研發開支投入增加,成果是發明專利數量持續攀升。2020年大灣區的發明專利總量達約366,000件,遠較三藩市、紐約及東京灣區多。然而,文件亦指出專利在整體質量上仍有待提升,以「專利施引比值」(註:專利被引用次數除以專利件數;數值越高,經濟價值和影響力越高)作比較,2016年至2020年間,大灣區的比值維持在1.04的較低水平,與三藩市灣區仍有一段距離。
提高發明質量的關鍵是加強基礎研究,而研究機構進行基礎研究方面較為佔優,大學的環境最為合適。文件提到,本港在此方面具備優勢,首先是高等教育機構佔研發開支的比重,較大灣區其他城市為高,2020年本港相關比重達52%,較廣州、深圳為高。
此外,本港多間本地大學及其研發能力的排名均靠前,據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是區內唯一具有世界前百名大學的城巿,同時本港有五間大學在多個與科學和工程相關的學科,排名亦較高。
文件指,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分別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科研方面各有優勢,具備合作發展空間。不過,港大2021年一項調查發現,90%珠三角地區高新科技企業從未使用香港技術支援,原因包括不了解香港的科技成果、認為成本高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