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港內地旅客消費降級 人均花$X,XXX疫後跌三成 更重視觀光打卡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表示,香港要想方設法加快旅遊業態升級,並提出具體要求,指香港要根據實際發展康養旅遊、度假旅遊、文化旅遊、郵輪旅遊等。
社會關注本港旅遊業發展,立法會秘書處近日發表新一份《數據透視》(下稱「文件」),回顧本港旅遊業疫後復蘇情況,指出現時訪港旅客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七成,惟訪港內地旅客把更多時間用於觀光體驗,而非購物。據文件數據顯示,內地旅客「消費降級」情況明顯,上半年他們在港人均消費2,962元,較疫情前下挫近三成。

文件回顧,疫後本港旅遊業自低谷反彈,2023年訪港旅客回升至3,400萬人次,但只達到2018年高峰時期的一半水平。今年首9個月共有3,260萬人次旅客訪港,數字按年反彈40%,惟僅恢復至2018年同期水平的七成。

文件指,雖然訪港旅客數目回升,但至今「對本地零售市場(即本地消費開支與旅客開支總和)的提振作用有限」,又引述數據指出,去年零售業銷售總值反彈16.2%至4.07億港元,僅為2018年數值的84%;而今年首9個月,零售業銷貨價值再轉跌,按年減少8%。

文中分析,訪港旅遊業表現未如理想,除了與港元匯率強勢有關,亦由於訪港旅客旅遊模式改變,包括更熱衷尋找打卡熱點,以及更重視文化體驗帶來的精神滿足等。當中佔整體訪港旅客數目逾七成的內地旅客,「據報不單留港時間較短,他們亦把更多時間用於觀光,而非購物」。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於僅2,962元,較2018年4,211元下挫29.7%。

訪港旅客旅遊模式改變,包括更熱衷尋找打卡熱點,以及更重視文化體驗帶來的精神滿足。(資料圖片)

相比之下,來自美洲、歐洲、澳洲及新西蘭等地的長途旅客,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費額為5,726元 ,較2018年增加19.3%,然而他們佔整體訪港旅客比例僅約7%。

文件續指,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亦拖慢旅遊業復蘇步伐,「香港昔日曾是購物天堂,但過夜旅客的購物開支比例,卻由2018年的51%顯著回落至2023年的46%後,於2024年上半年進一步 下降至41%。」

社會關注如何加快本港旅遊業態升級,以及本港新穎旅遊景點或大型旅遊盛事不足問題。文件引用旅發局調查指,過夜訪港旅客最常到訪十大景點中,多達7個在10年間沒有改變。有見及此,2024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成立跨部門「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小組首次會議已於11月初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