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路:美女高材生16歲患抑鬱 男友離棄觸發崩潰
我覺得這次經歷是天父給我的gift。
Rachel(化名)是一位行為治療師;確診患上抑鬱症那年,她只有16歲,是一名中學生。她生於小康之家,外貌出眾,身形嬌小,絕對是一個小美人,加上她當時又是高材生,將她歸類為「人生勝利組」也沒有誇大其詞,從外在條件看來,她似乎與「抑鬱」拉不上關係......
本來「少年不識愁滋味」,香港作為物質豐富的社會,這一輩的普遍年輕人不須經歷戰亂,不用捱餓,滿身名牌,似乎沒理由會不快樂,但弔詭地,近年發生一宗又一宗的學童自殺個案,告訴我們今日不少年輕人其實承受著龐大壓力,包括當年的Rachel。
她患上抑鬱症時,只是一名中四學生。回憶這段較黑暗回憶,她的聲線幽幽,不帶太大的抑揚頓挫,低沉卻很清晰。「我當時其實不太清醒,由與男朋友分手後就開始。」笑言有強迫症的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凡事盡200分努力完成,確診前一年,她升上校內精英班,因為要努力追上其他同學而變得「躁底」,內心總有一股她也不會解釋的怒氣。每次考試都好像打仗,用排名鬥個你死我活,考試取得高分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超越班上其他同學,而且她又被不同課外活動纏身,就與現時很多中學生一樣,行程表填得密密麻麻,忙得連坐車回家都要偷出時間來做功課。升上中四後,壓力、怒氣不停累積,她開始做不完所有功課,加上與初戀男朋友分手後,她的負面情緒開始爆發,籠罩著整個人。
整個世界只剩下她一個
她的故事來到這裏,可能會讓人誤會只是學生不懂處理學業壓力,不過......
「當我回望過去,其實背後有很多千絲萬縷的因素影響著。我讀女校,我由中二開始就受同學排擠,她們可以無緣無故排擠我,我也不知為什麼。而且我父母經常吵架,我媽就好像一個男人,我爸就好像一個女人。」有別於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她母親在工作上位高權重,也肩負一家之主的角色,雙方對家庭角色的差距讓他們不停吵架,令Rachel覺得煩躁,亦令她思想過分地複雜,不知不覺間放大了負面情緒。「我與家人的關係疏離,我愈是對家人不滿,就愈依賴在男朋友上,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我對當時的男朋友好差,態度就好像『14巴港女』般惡劣。」形容自己的態度時,連她也忍不住笑。沒朋友關心,沒家庭的愛,連唯一可依靠的男朋友都要離開她,她的世界所有重要的人與關係都一一消失,整個世界只剩下她一個,所以分手後她開始崩潰。
「我當時不知自己有不妥,我只知我那兩個星期不停哭,所有人都以為我哭完就會沒事。」但兩個星期過後,她開始不願上學、不想進食、連水都不想多喝一口,無論家人如何慰問,連與她最親的姐姐,她始終沒透露半點端倪,她每日只是臥在床上,仰望著天花,一邊落淚,一邊思索如何結束生命。幸好,她沒有將死的想法付諸實行,「因為我沒動力」。這個情況維持了幾個月後,她的母親開始帶她求助,精神科護士、兒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她們逐一見過,紛紛診斷出她患上抑鬱症,由這一刻開始,「傷心」、「不快樂」、「煩躁」變成了一種須要醫治的「病」。
治療初期,她也曾經服用大堆藥物:抗抑鬱藥、安眠藥、鎮靜劑,「我以為服過藥就會自然康復。但服完藥後,我整個人變得渾渾沌沌,不能正常思考,整個人好疲憊,所以我媽開始帶我見中醫師及認知行為治療師。」中醫師和認知行為治療師雙管齊下,她的體質日漸改善,亦令她一步步糾正思想方向。本來封閉的世界,更因為兩隻狗出現,再次打開。「我媽從朋友借來兩隻狗,有一次我在哭,大狗知道我不開心,牠走過來遞手給我,結果我哭得更厲害……連狗都會哄我開心,反而是人常常令我不開心!」
讓大眾知道是怎樣一回事
如果不是我媽不斷去試,迫我康復,我可能現在已經死了。
由確診至康復,歷時大約3個月,就回到學校上課,亦在下一學年轉校,離開曾經令她不愉快的地方,「我好想重新開始。」Rachel覺得母親為自己付出最多。「我最記得有一次我媽想餵我飲水,但我不肯,她frustrated到用力將玻璃杯拋向洗手盤,再摑了我一巴,然後自己哭起來。其實我當時也控制不到自己。我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家庭,但如果不是我媽不斷去試,迫我康復,我可能現在已經死了,或者繼續抑鬱。」
這次的經歷,除了令她對母親更感恩外,亦改變了她對人生的看法:「我覺得這次經歷是天父給我的gift,我本來已經對心理學有興趣,這次經歷讓能更好地掌握心理學這門學問,我對別人視為『奇怪』或『不正常』的人或行為更包容,下判斷之前我會嘗試找出背後原因,這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我覺得每個正常人都會有不正常的地方,每個人都會自己的特質,不論有沒有抑鬱症,都總會有面對困難時刻,抑鬱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之前從來沒想過我會有抑鬱症。」
對於她的過去,她從不會刻意向朋友隱瞞,甚至樂意與記者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有需要,我不介意分享我的經歷,我覺得有需要讓大眾知道這是怎樣一回事。我亦想告訴有需要的人,他們不是只有自己一個。抑鬱的人會放大他們的感受,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慘、最可憐的,我會讓他們知道我也經歷過同樣的挫折,他們也可以像我一樣康復過來。」
認識治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心理治療的其中一種
在70年代由美國精神科醫生Aaron Beck所創,結合行為治療和認知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師主要以對話方式,協助患者分辨負面思維方式甚至思想謬誤(認知),再引導他們改變行為(行為)。
什麼是負面思維方式甚至思想謬誤?例如遇到問題時,會立即想到最壞處、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在沒證據下,得出負面結論等。
治療師會給患者家課,重點要求患者記下感受,讓患者更了解自己的認知。
資料來源:
憂鬱小王子抗逆之旅:抑鬱症與認知行為治療(補充資料)。2011年。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