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太空站培育出老鼠胚胎 人類未來有望在太空繁衍後代?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日本科研人員成功在國際太空站培育出能正常發育的老鼠胚胎,為人類未來在太空繁衍後代帶來希望。

法新社上星期天(10月29日)報道,日本山梨大學先進生物科技中心教授若山照彥,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團隊等研究人員,於2021年8月透過火箭將冷凍老鼠胚胎運至國際太空站。

太空人使用特別設計的設備解凍了這些處於早期階段的胚胎,並在太空站內培育了四天。研究員說:「這些在微重力環境下培育的胚胎正常發育到囊胚期(blastocyst),囊胚細胞發育成胎兒和胎盤。」

,日本科研人員2023年10月宣布成功在國際太空站培育出能正常發育的老鼠胚胎,圖為老鼠示意圖,並非與國際太空站的老鼠胚胎有關(Getty)

據悉,在胚胎發育早期,受精卵先發育成囊胚,再由囊胚發育成外、中、內三個胚層。外胚層最終發育成機體的神經、皮膚等組織,中胚層發育成心臟、血液、肌肉和骨骼等組織,內胚層則發育成肺、肝、胰腺和腸等內臟器官。外、中、內三胚層的形成過程直接影響胎鼠能否順利從母體誕生。

這項研究已於上星期六(28日)刊登《iScience》科學雜誌上。研究指出,這項實驗已「清楚證明重力(對培育胚胎)沒有顯著影響」。

科研人員在對送回地球實驗室的囊胚樣本進行分析後,也未發現去氧核糖核酸(DNA)和基因的狀態有任何重大變化。

山梨大學及日本國家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聯合聲明說,這是「史上首個顯示哺乳動物可能可以在太空繁殖的研究」,也是全球第一個完全在國際太空站微重力環境下培育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的實驗。

聲明還說,未來還須將在太空站培育的囊胚胚胎植入老鼠體內,以進一步檢視老鼠能否生殖,確保囊胚是正常的。這些研究項目對未來的太空探索及殖民任務或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