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美國經典處境喜劇歷久不衰 為什麼連千禧寶寶芳心都攻破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美國經典處境喜劇《老友記》(Friends,或譯六人行)從首播開始計算雖然已經有逾四分一世紀的歷史,但全球劇迷對劇集的喜愛從來沒有減退。特別篇《老友記:當我們又在一起》5月27日於HBO Max串流平台播出,再勾起觀眾美好的回憶。這套劇集到底有什麼魔力,連千禧寶寶芳心都攻破?

《老友記》從1994年9月首播,總共播出236集,直到2004年5月告別電視機。雖然年月過去,但劇迷沒有從此離開。根據尼爾森公司(Nielsen)的數據,2018年Netflix於美國觀看時數最多的劇集是《我們的辦公室》(The Office),其次就是《老友記》和《醫人當自強》(Grey's Anatomy)。同年,全球觀眾花了5,430萬小時透過Netflix收看《老友記》。

直到今日,《老友記》每年還為HBO母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Warner Bros)帶來龐大收入,是名副其實的「金蛋」。《今日美國報》報道,華納每年從劇集所得的聯賣收入達到10億美元,每位主角「躺着也賺錢」,每年「淨袋」聯賣收入的2%,即是2,000萬。或許因此,Netflix不介意大灑金錢,斥資近百萬美元續購播放權。後來華納旗下自家平台正式面世,《老友記》也順利成章回歸「母會」。

對於劇迷來說,《老友記》是一個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劇內的主角不必活於現實的苛刻,他們不必經歷美國人最刻骨銘心的傷痛——911恐怖襲擊,也沒有伊拉克戰爭,更加沒有近年的分裂局面。六位主角負擔得起紐約市公寓的租金,甚至有很多空閒時間跟朋友相處。他們的愛情生活也多姿多彩,有畢彼特(Brad Pitt)和麗絲韋花絲潘(Reese Witherspoon)等人穿插他們的生活。來自南非21歲的泰克賽拉(Jessica Teixeira)向石英財經網站(Quartz)說,「整天都有時間喝咖啡和居住於對方的公寓,這不是現時朋友圈內現實的動態」,但「或許是我們所有人都渴望的事情」。

居住於大城市,有朋友圍繞住我,那是我認為理想的大學後生活。
14歲的美國觀眾莫里(Claire Morey)

雖然如此,觀眾仍然能於《老友記》找到一絲共鳴。《老友記》的共同創作人考夫曼(Marta Kauffman)指,當年編劇構思劇集時,正於紐約市努力謀生,「我們絕對是從我們的生活取材」。的確,片頭曲《I'll Be There for You》開首點明了不少人都會遇到的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沒有人告訴過你生活是這樣/你的工作是個笑話/你沒錢/你的愛情生活未到先衰。范德比爾特大學傳訊研究副教授西斯科金(Claire Sisco King)解釋,主角「不是所有人都已經結婚,也不是所有人都處於事業理想位置,因此你會看到有一點點不確定的事情,不論文化或國家背景,大概很多人都有同感。」面對迷茫的人生,有「老友」對你說「我會與你同在」,那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或許正因如此,粉絲不限於視劇集為集體回憶的80後,還有90後甚至00後。

《老友記》將我們帶到未有智能手機和交友程式的年代,同時帶我們回到「未覺醒」的年代。劇集不時被指缺乏多元,尤其是因為紐約市作為一個多元城市,珍妮花安妮絲頓(Jennifer Aniston)等六位主演卻全部都是白人和異性戀者,黑人角色少之又少,部份內容也有恐懼同性戀的嫌疑。即使如此,有粉絲認為劇集局限於當年思維也是無可厚非,劇集描述的美好友誼足以放他們一馬。《紐約人》周刊作家舒爾曼(Michael Schulman)評價《老友記》是先驅,「定義出的二十多歲的生活模樣,通常都是無目標和不確定,是成年的一個獨特階段,純友誼的關係可以提供愛情或事業所不能給予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