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行山最怕中暑 10條問答教你輕鬆對付猛烈太陽

撰文:陳嘉欣
出版:更新:

炎夏將至,在太陽底下進行劇烈運動,身體或會難以適應;即使是行山常客,出發前都要做好準備。
《香港01》訪問國際戶外訓練中心(香港)戶外訓練顧問關永森、攀山專家鍾建民及「旅行家」創辦人李以強,綜合10條問與答教你夏日行山知識,特別是飲水的學問,慎防中暑。

夏天將至,行山客切記飲用充足食水、能量飲品以補充水份流失。(資料圖片)

一、行山要攜帶多少容量的食水才足夠?

烈日當空下,補充水份眾人皆知。不過,攜帶食水的容量必須緊記。一般而言,行山時間約6至8小時,就需要攜帶兩公升或以上食水。

建議攜帶食水容量:

半日路程(早上約7時至中午12時):約1.5公升至2公升
一日路程(早上至下午):約3公升

二、飲水不宜一口氣喝下去?

行山客感到疲倦時,都會停頓休息喝水。但山藝專家則建議,不宜一口氣鯨吞食水,此舉除了加速食水的消耗,身體會容易流汗,令鹽分流失而變相抽筋。

此外,千萬不要待口渴時才喝水,每走一段路就應該喝水,保持口腔濕潤。例如走一小時路程,用5至10分鐘時間休息,該時段就要馬上補水。

三、行山可以喝冰水嗎?

山藝專家建議,最好帶備兩公升以上的食水上山。(資料圖片)

有行山客選擇在水中加入冰塊,亦有人在出發行山前,將飲品預先放入冰格,行山當日取出,用報紙包妥,待上山時可享用涼快的飲品。但在夏日炎炎、運動量大增之際,喝冰水對身體會有影響嗎?山藝專家則認為,喝冰水最好衡量自己的體質,還要視乎個人習慣,例如有些人上山喝熱茶。

四、能量飲品能代替食水嗎?

絕對不能,但建議路程除了帶食水,還可帶500至700毫升的能量飲品。能量飲品可補充水份流失,但切記不宜喝過多,以免乳酸影響身體,容易感到疲累。

五、如何得知身體響起中暑警號?

中暑徵兆包括感到身體悶熱、無法出汗。(資料圖片)

在中暑之前,會先出現熱衰歇的徵兆,例如無法出汗、感到悶熱,此時就要馬上到陰涼地方休息,在唇邊及皮膚灑水,令身體瞬間散熱。

六、夏天行山短褲短衫最舒服?

行山地點屬戶外地方,總要提防蚊叮蟲咬,因此專家建議衣著是淺色長袖衫褲,避免蚊子、蜜蜂叮咬及叢林有毒植物。此外,衣服最好有排汗功能,保持身體乾爽。若是大汗人士,不妨帶備快乾毛巾吸汗,減低中暑危機。

七、除了飲水,還有其他夏天行山裝備嗎?

專家建議,為免太陽直射身體,行山客最好戴上帽子及太陽傘。(資料圖片)

要避免猛烈太陽,行山者可帶備帽子,盡量遮掩頸部及面部位置,避免陽光直射皮膚;若選取毫無遮陰的山路,則建議帶備太陽傘,感覺溫度會減少攝氏兩度。

八、中暑與個人生活習慣有關?

山藝專家又指,若然行山前休息不足,又或者行山當日沒有吃早餐,都會引致頭暈甚至中暑。因此,計劃行山前,必須確保自己精神充沛,出發前必須吃豐富早餐及飲水。

九、萬一身體不適,馬上走回頭路撤退?

行山時不能飲用山澗水,以免受細菌感染。(資料圖片)

在計劃路程時,可以先留意路段有沒有足夠水源,千萬不要在山澗中取水,以免被細菌感染;此外,專家建議計劃路段時,不妨搜尋「走佬路線」,例如行山路程為10公里,在大約4公里的路段,有另一條路徑能直通市區,方便身體不適人士盡快離開山上。

十、計劃行山路線時,最緊要顧及同行者?

行山不能獨自一人,以免意外發生無人照應。但一大班朋友決定結伴上山時,就要留意大家行山的能力,盡量遷就大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