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如何自處?趁著隔離與自己對話 其實寂寞一個人會上癮
孤寂,孤單加上寂寞,已成現代人常有的心理狀態,可是,願意去正視的人少之又少,因為這個社會對於孤單與寂寞,不知何時已貼上了負面的標籤。
然而,在疫情暴走的這段期間,我們的社交受到限制,儘管科技發達到只要有網路,隨時都可以聯繫上另一個人,可是這樣的交流仍屬於低溫的。更多的時刻,我們基本上都是獨自一個人或是與較親密的人相處在一起,我想,在這樣的時刻,減少了許多外在的喧囂,大家反而能更貼近自己的心。
相關圖輯:連登仔大呻拍拖拍到冇朋友 害怕分手後的孤獨:有冇人都係咁?(點圖放大↓↓↓)
心理學是一個讓我很踏實地認識真實自己的管道,而蘇絢慧老師的文字便是帶我通往這扇大門的鑰匙,一直以來,很喜歡老師對於自我照顧與疼惜自己的觀念,讓我有機會回顧自己的童年,重新慢慢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
關於童年創傷,有一段話非常有名──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近年來,有許多探討童年創傷的書籍,也有部分的反駁聲音說,不要什麼都推到童年的身上。這讓我更好奇,這些聲音為何不願回頭看自己的童年呢?
去了解我們在長大的過程是如何塑造我們此刻的思想、行為以及道德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能鬆動長久以來綑綁自己的隱形束縛、被忽視多年的需求,進而接納自己並更讓生命經驗更加寬廣無限。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害怕與自己相處,藉由獨處的時光好好與自己談心對話,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療癒孤寂》一書中的最後,有六階修復習題,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與自己相處,我相信你也會是一個幸運的人。
疫情爆發如何自處?從《療癒孤寂》學會消化孤獨愛自己 點圖放大看書本精彩節錄(點圖放大↓↓↓)
雖然現在有許多書籍或是資訊告訴我們人可以選擇做自己就好,不要需求及依賴外界,並且能夠安於孤獨,但基本上,我認為這是屬於高標的階段,是有一定社會歷練和成熟人格的人,才能趨近的境界。若是缺少了社會歷練,也少了鍛鍊自我人格的成熟,那麼所謂的做自己和不依賴外界,可能會偏向隔離社會、膨脹不成熟自我、一意孤行,和不理會社會是一個整體,忽略其實沒有人可以完全迴避社會的這一個事實。
《療癒孤寂》實在有太多太多重要的摘要了,在這邊就不一一列出。非常推薦大家入手一本療癒自我。
相關圖輯:外賣員孤獨坐路邊吃蛋糕 眼淚一直流 心酸畫面背後好有愛(點圖放大↓↓↓)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樂*LOVE,原文:樂讀|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