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單車徑得5cm闊成國際單車友笑話 運輸署稱會跟進
國際單車組織Global Cycling Network(GCN)昨晚上載了粉嶺一條單車徑的照片,圖中的單車徑兩個白色影線的禁區近乎重叠,單車徑只留下僅僅一條單車胎的闊度,若是胎身較寬的車胎便難以合法經過。不少香港單車友在該貼文紛指香港單車政策不友善,並留言「香港單車徑終於衝出國際」。運輸署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會就標記作出跟進。
Global Cycling Network的facebook專頁昨晚上載了香港粉嶺一條單車徑的照片,圖中的單車徑兩個白色影線的禁區近乎重叠,只留下僅僅一條單車胎(約5厘米)的闊度,若是胎身較寬的車胎便難以合法經過。貼文一出,不少外國網民留言表示不相信圖片的真實性,但亦有其他外籍人士講及自身經歷,感覺香港不鼓勵市民踏單車。
是次事件引發大批香港單車友不滿,並接連貼上數張照片,顯示香港單車徑大多不太友善,例如元朗洪水橋附近的單車徑,有網友就指是「世上最短的單車徑」;而位於元朗屏廈路早前亦被嘲為「110米跨欄單車徑」。多個網民分享該貼文,指「整到咁,不如直接封咗條單車徑」,又諷刺香港單車政策差劣:「唔係你覺得我地點解出到世界級單車手?」
曾拍攝現場照片並上載至單車友群組的Reiichi Yamakyu跟《香港01》指出,該圖片攝於粉嶺馬會道與樂業路交界下的單車徑。據另一單車友的圖片顯示,兩個畫上白色影線的禁區之間只有5厘米的距離,而普通單車車胎約2.3至5厘米不等。
單車友不滿畫線加柱
據 Google Map在2011年4月拍攝的街道圖,當時該位置仍然是以鐵柱附以箭嘴牌,提示該單車徑毗連行人徑,單車需靠着鐵柱左或右邊駛過。現時則畫上白色影線範圍及設塑膠護柱。拍攝者認為,舊有的鐵牌「硬淨」,若單車友炒車撞鐵牌,傷勢會較撞膠柱嚴重。不過他指出舊有的藍底白標示牌已被拆走。他認為,政府若想提示單車友,可以在地下噴漆寫上「慢駛」、「減速」等字眼,同時提醒經過的行人,但現時「一刀切加支柱」,將責任全推到單車使用者身上。
愛以單車代步、身體力行對抗地產霸權的龐一鳴接受《香港01》訪問時亦指,香港不少單車徑都「好瘋狂」,例如路面太窄阻礙單車駛過、太多需要上落車讓行人路的單車路段等等。而斜坡上的單車徑根本不應設柱,因為會對單車使用者造成心理壓力,反而令單車友陷入危險。他表示路上很多單車使用者並非擁有高超技術,這樣不友善的路面設計會令單車友焦慮繼而失控。
龐一鳴以外國為例,談香港單車政策有令單車友「兩邊不是人」。他指政府一方面當單車為車,要遵守車輛的交通規則,另一方面單車徑的政策又當單車為行人,未有保障單車友的權利,但「外國單車徑嚟講,單車使用者唔使落車,一條(單車徑)貫穿紅綠燈」。他嘆指單車在香港地位次要,發展新市鎮時也只設公共交通工具,不願建單車徑作市民通勤模式。
就是次的圖片為例,行人及單車徑交匯,責任就落在單車使用者身上,單車友需先下車讓行人經過。龐一鳴說,現時科技先進,其實可以在路上設行人提醒,當單車接近就發出聲響,令市民都有責任留意路面情況。
《香港01》就此事向政府查詢,運輸署回覆指會就該路面標記作出跟進。